425回忆杀吾来萌萌侬,小辰光侬挡

今天是4月25日,也是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几十年前,共同经历上海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历程,品一品过去老上海的那些苗、那些事。

与全国一样,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经历了计划免疫前期、计划免疫时期与免疫规划时期三个重要阶段。

计划免疫前期(-年)

最早的预防接种工作是采取突击性接种的方式。50年代,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普种牛痘运动,并在60年代初成功消灭了天花。年,上海开始推行儿童预防接种制度。在这一时期,上海先后开始接种卡介苗、百日咳疫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

计划免疫时期(-年)

计划免疫时期,上海以年消灭白喉开局,以年实现“无脊灰”圆满收官。20世纪90年代,上海建立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为公众提供接种服务的预防接种门诊就是这时正式设立的。在这一时期,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也可以免费接种了。

免疫规划时期(年至今)

年后,上海不断扩大本市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和覆盖的人群;完善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根据控制疾病的需要,逐步引入更多新疫苗,完善免疫策略,满足公众需求。

过去是“七苗防八病”,现在是“十三苗防十四病”。

过去打疫苗是儿童的专利,现在成人也有多种疫苗可供选择。

过去的接种门诊是接种门诊,现在的接种门诊是“儿童乐园”。

过去怕去的不凑巧“噶闹忙”,现在只需点点手机,分时预约,方便快捷。

回顾不同时期特有的时代烙印,每个人都有属于那个年代接种疫苗的“独家记忆”。扫一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yx/9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