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新冠明年消失或前每年流行

原标题:全球疫情出现了大反弹,医药行业短期表现突出

一周市场回顾:

近期,全球疫情出现了大反弹,其中印度最为严重,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9天超过30万例后,5月1日首次超过40万例,创该国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高纪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病毒再次发生变异并肆虐多国,日本正在经历疫情第三波,美国西部俄勒冈州疫情恶化,欧洲疫情仍在蔓延。

可是,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印度股市创出疫情以来新高,美国股市也屡创历史新高。A股并未受到全球疫情再次严重的影响,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震荡向上,医美和碳中和依旧是人气最高的两大主题。

近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了一篇Science:根据论文中的描述,无论是否能研发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会陪伴人类到年。哈佛大学的仿真结果:每一年新冠病毒都会卷土重来

具体来说,这篇论文关键说了这几点:

1、被我们寄予厚望的疫苗,作用很可能会非常小。因为人类感染者产生的抗体有效期可能只有40周,比疫苗的研发周期都要短。

2、未来各国的策略,就是尽可能采用疏离措施,把感染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以确保医疗体系不崩溃。

3、新冠会长期成为老年人类的头号杀手,而人类整体的医疗支出会大幅上升,预期寿命会降低。

一、论文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一共找了四个备选的β冠状病毒属作为参考物,它们分别是:SARS、MERS、HCoV-OC43、HCoV-HKU1。SARS的病死率9%,MERS的病死率可达36%,而HCoV-OC43和HCoV-HKU1则只能引起普通的感冒症状,病死率极低。用“病死率”和“传染性(R0)”两个指标来描述四种冠状病毒的位置:

如果看传染性,新冠与OC43和HKU1接近,但如果看病死率,则远远高于后两者。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OC43和HKU1的传播情况建立冠状病毒的模型,再模拟预测新冠病毒在未来的传播。

在初次爆发后,HKU1和OC43每年冬天都会卷土重来,“群体免疫”并没有什么用。而同样的剧本,新冠也可能会上演。作者通过美国呼吸和肠病毒监测系统(NREVSS)拿到-年五年的抽样数据,以此确定HKU1和OC43分别在流感季中检测为阳性的比例。接下来的工作就很简单了,只要通过美国门诊流感监测网络(ILINet)就可以获得ILI(也就是流感)每周就诊的数据,结合这个数据就可以知道HKU1和OC43的就诊数据。再通过CDC(美国疾控和预防中心)的FluViewInteractive网站,就可以获得美国整体的流感数据,同样也就按比例获得了OC43和HKU1的感染者数据!

接下来的工作只要构建一个“发生率模型”,把OC43和HKU1的传播数据代入模型,确定模型的参数,就可以预测新冠在未来的传播情况。这个“发生率模型”需要考虑3个参数:

1、季节性传播参数

HCoV-OC43和HCoV-HKU1主要在温带地区冬季爆发,说明冬季的气候和人类生活习惯可能有助于冠状病毒的传播。也就是说,不同季节新冠的传播能力可能是不同的。

2、免疫力持续的时间

HCoV-OC43和HCoV-HKU1免疫力只能持续大约40周,而SARS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可以相对更长,但由于缺少具体的数据,所以无法准确判断。免疫力持续的时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3、交叉免疫程度

很神奇的一点是,不同的β冠状病毒可以诱导相互之间的免疫反应。当初祸害人类几千年的天花,就是死在了牛痘这个猪队友的交叉免疫之下!

调整以上三个模型参数,再通过计算机模拟,就可以得到OC43和HKU1两种病毒的传播数据,结果发现与实际的传播情况拟合得非常好。所以,这个模型是非常靠谱的。

虚线代表模拟数据,实线代表真实数据。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发生率模型应用在新冠肺炎的预测中。

二、论文的主要结论:

1、新冠病毒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扩散。

但不同季节还是略有差异,比如秋冬季相交时的疫情会非常猛烈,而冬春季相交时的疫情则爆发和缓,但持续时间比较长。

新冠病毒在四季均有可能爆发,但烈度会有所不同。新冠在秋冬之交的爆发会更猛烈一些,具体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拟结果如下表:

2、如果感染者痊愈后不能获得长久的免疫力,那么新冠肺炎将会和其他的人类冠状病毒一样,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不停爆发。

抗体的有效期将直接影响未来新瓜病毒爆发的频次

1)如果抗体的免疫力只能维持40周,那么新冠必然每年都会爆发一次(这种情况下的群体免疫策略就是一个彻底的笑话)。

2)如果抗体的免疫力能维持周(两年),那么新冠会2、3年出现一次大爆发,但每年也仍然会有小规模的疫情出现。

以上两种情况,意味着抗体起作用的周期与疫苗研发的周期相当,或甚至远远短于疫苗研发周期,那么疫苗研发就必须成为一个常态性工作,永远持续下去,尽可能地帮人群建立抗体。未来每个人每年都要至少注射一次疫苗。

也许是这篇论文的结论太丧,于是四位作者又给了一个最乐观的情况下的预测:

3)如果人类获得的免疫力是永久性的,新冠的感染率会大幅下降,病毒会消失五年或更长时间。

最乐观的预测:疫情从明年开始彻底消失。但是,众所周知的是,RNA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变率非常高,因为复制RNA时很容易出错,这也造成了RNA病毒对环境极强的适应性。比如HCoV-OC43和HCoV-HKU1就只能维持大约40周的免疫力。所以,这种最乐观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现在看来更可能的情况是:以后的每一年,病毒都会呼啸而来。印度最近的情况,真实发生了:新冠病毒变异太强。而哈佛大学的这篇论文,已经在不少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美国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体内的抗体可能只能维持2到3个月。尤其无症状感染者,抗体维持时间会更短。

中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他们在重庆市进行的调查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后体内抗体水平会迅速下降。此外,无症状感染者的免疫反应弱于有症状感染者。据介绍,重庆医科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在重庆市启动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追踪研究,研究对象为名感染者,其中包括37名无症状感染者,从而系统分析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临床和免疫学特征。调查发现,约90%的病例在出院后2个月总抗体水平会降低70%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也发表科学简报,称“没有证据”能证明感染新冠后产生的抗体能保护人体免于第二次感染。

世卫组织在发布会上还表示:新冠病毒进行到现在,已经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目前来说,已经再难预知病毒何时结束,或者永远不会消失了。新冠病毒或者它的变异病毒会将成为类似流感、水痘这种顽疾一样长期和人类共存。

4月18日,英国公布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表示这些样本带有HDG突变,认为是欧洲HDG毒株的分支。各国专家均认为DG突变让新冠病毒传染力增强;有研究认为感染能力提高约9倍.

印度正在成为新的变异病毒的摇篮。据印度官方数据,印度目前有大约万例病例,包括多例死亡患者。根据专家的说法,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他们将这一波疫情高潮归因于病毒的“双重突变”,但近期印度发生的大规模事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印度教宗教节日KhumbMela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印度朝圣者。

我国部分城市检测到有印度变异毒株,大家都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yx/9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