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英国传教士镜头里的山西忻州

这是一组拍摄于清末民初(-)的老照片,拍摄地为山西忻县。

忻县(今忻州),古称秀容,位于山西省中部偏北。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地理位置险要,素有“晋北锁钥”、“三关总要”之称。忻州古城因城墙形似卧牛,又称“卧牛城”。

下面,请大家跟随这些老照片,一起回望一百多年前的古城忻县的真实景象。

忻县东城门楼

东门又称“永丰门”,有“望百业兴,物产丰”之意,檐下高悬“双流合抱”门匾,有诗曰:“云中牧马水悠悠,为过岗东合抱流,一入滹沱三水汇,春浇夏灌益忻州。”

忻县东门外

这是忻县东城墙外的一个拐角处,照片中的土坑曾埋葬过8名英国浸信会牧师,他们皆被杀于年的义和团运动中。

八名传教士的墓地

年,义和团运动席卷全国,在忻县的八名洋人传教士为避难逃往县城西南偏远山区的刘家山(今幸福村),开始长达27天的逃亡生活。6月25日,他们藏身的山洞被发现,7月25日,他们被官兵诱骗到忻县东门瓮城内,乱刀砍死。

壁画

忻县林业分会外的影壁墙。这里可能曾是旧时府衙所在地,墙面上画有巨大的麒麟的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街边的帐篷

忻县浸信会的流动帐篷,随时随地都可以布道,上面写有“布道专所,欢迎来宾”的字样。

帐篷前的信众

年前后,两位英国伦敦会牧师来到山西,开创了基督教在山西传教的先河。到年,在山西的基督教传教士已有人,正式教徒3人。20世纪初,在山西至少在48个县开辟了教区。

一位牧师

准备外出布道的中国牧师,一手拿着考克礼帽,一手捧着《新旧约全书》。

忻州街道

这是一条非常有特色的街道,分上下两层,下层为人行道,上层边上是古色古香的店铺。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忻县街景

一座有告示板的建筑前挤满了看热闹的人,面对摄影师,人群自觉闪出了一条通道。

店铺门前

一家叫做“义盛昌”的店铺门前,几名男子正试图将一匹马固定在拴马桩上。

诊疗所前母与子

几名当地妇女抱着幼儿站在诊疗所前,等待给孩子种牛痘,预防天花感染。过去有很多麻子,基本上都是天花的受害者。

乞丐

站在街边的一名乞丐,很年轻,而且智力也没有问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沦为了乞丐。

树下的神龛

旧时的路边常会设置一些土地、山神、城隍等小神龛,供过路的行人膜拜,以求神灵保佑。

END

往期回顾

1.医院:只收“红包”不治病2.河北涞水县委原书记王义民以借为名单次受贿达千万

3.今日反腐!王福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yx/9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