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中国将实施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

北国风光读书计划·耳畔书香

经典文学,你不能只是路过

官方确认!公民接种新冠疫苗个人不负担费用

1月9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介绍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从12月15日启动的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地参照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的模式,由各级政府组织和安排费用保障,推进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个人不承担疫苗的成本和接种费用,也就是说免费包括了疫苗的成本费用和接种费用。

过程中我们也曾经发现个别地方有收取个人费用的情况,我们都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的名义发文要求立即整改。

国家卫健委:中国将实施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2月15日以来,我国正式开展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迄今为止全国重点人群接种量已近万剂次,加上之前针对高风险人群接种的余万剂次,我国已累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多万剂次。在接种工作中,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接种点设置规范、接种人员培训,受种人员筛查、不良反应监测、应急救治、严重不良反应专家会诊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接种工作安全顺利。

曾益新表示,多万剂次的接种,再次证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随着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特别是随着生产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我国将全面有序地推进高传播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从而构建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总台央视记者史迎春顾小慈)

唐驳虎:河北成疫情焦点,病毒是怎样隐秘传播的?

文/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唐驳虎

核心提要

1.河北突然成为防疫焦点。石家庄市藁城区为目前全国唯一高风险地区。相距公里的小果庄村和邢台南宫市同时爆发疫情的交医院。医院也是防疫压力最大的地方。

2.邢台南宫市新增1例确诊和2例无症,病毒至少已出现了第二层传播。石家庄非常有必要进行全市核酸检测,需要全面扩大排查范围,快速控制局部疫情。

3.此次疫情又在国际机场周边爆发,最有可能的是村民接触了入境人员或者货物的废弃物。而后在村庄这个熟人社会的密集交往中,病毒隐秘快速传播。

4.未来一两年,全世界的疫情形势还是会非常严峻。病毒的传播速度迅速,且会经历隐秘的人群传播。春节即将来临,公众更应自发地进行有效地防控。

从2日新增1例确诊,到3日新增4例确诊和13例无症状感染者,再到4日的“14+30”、5日的“20+43”,河北突然成为防疫焦点。

从1月2日报告首例病例至1月5日24时,短短4天时间,河北省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78例。

截至1月5日,河北省累计报告本地病例例,另有境外输入病例34例(承接国际航班分流隔离任务)。

其中第一波武汉关联疫情例,6月北京新发地关联21例。但年1月这轮疫情已有39例确诊及79例无症。

石家庄市藁[gǎo]城区被整体列为高风险地区,为目前全国唯一高风险地区,引发了人们的议论。

揭开疫情的村庄

在疫情最初的3日、4日,河北连续两天的省级疫情通报,除报告有新增之外,未提及任何其他信息,疫情发生在哪个城市也不说。

这一点异乎寻常——在去年6月北京新发地关联疫情时,雄安新区的发布非常及时、公开、全面、精确。

一时各种猜测纷纷流传,要知道,河北从北到南,跨度足足有公里、人口0万。

“有说是石家庄的,有说是邢台的,有说是沧州的……到底是哪里的?”

在舆论的纷纷质疑中,河北有关部门随后在5日还是终于发布了详细内容,并在随后发布了所有病例的流调轨迹。

原来,1月2日,河北首增本地确诊1例,指示病例(俗称1号病例)为石家庄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村民,女,61岁。

12月28日乘坐本村包用车辆到附近饭店参加婚礼,1月2日凌晨4时,患者自觉发冷、胸闷,伴有咳嗽、咳痰,自测体温38.7℃;

凌晨5时在家人陪同下,乘坐租用车辆到河北医院(医院)就诊。当天经两次核酸快检结果,均为阳性。

随后,在3日,在小果庄村与邻近的刘家佐村开展全村核酸检测,陆续有多位村民阳性。

另有多名村民当天自行到医疗机构就诊被发现,揭开了已经在两个村庄传播多日的疫情。

距离公里的交汇

同时,2日晚上在直线距离公里外的邢台南宫市。医院的一份核酸检测结果也呈阳性。随即采取集中隔离观察措施,3日凌晨经复核,诊断为确诊病例。

随后,这家的丈夫、妻子,以及丈夫的弟弟、两人的各自同事,也被筛查出阳性。

相距公里的一座村庄和另一座小城,是怎样突然都爆发出疫情的呢?

原来,两组疫情的交汇点,是12月25日医院。

|资料图:以往医院呼吸科,韩冰摄

医院长期以来是万人的石家医院,去年才新医院。

医院来说,一年四季都人满为患,尤其是冬季。一个孩子的标配是两三个家长陪。

藁城的4日9号病例(55岁大妈、重型病例),25日上午陪儿媳妇、孙女乘坐本村出租车,到石家庄市内的医院呼吸科就诊。

南宫的病例一家人(34岁丈夫、31岁妻子和儿子),也在25日上午自驾车,到医院就诊。

而且丈夫的弟弟(30岁),在医院。

这里石家庄和邢台疫情目前已知的唯一交叉点。

高度疑似是已经出现症状的大妈,和前来就诊的南宫一家人产生了交集。

这位大妈医院就诊,后因为呼吸问题又到其他两个医疗诊所就诊、输液。直到1月3医院就诊,才做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又是国际机场边上的疫情

那么,藁城这两个寂寂无名的村庄,又是如何爆发疫情的呢?这就得打开详细地图了。

原来,藁城的行政区划版图颇为奇特,呈“L”型。增村镇及这两个村庄——小果庄村、刘家佐村就位于“L”型的顶部。

这里正是石家庄市三个县级行政单位——藁城、新乐和正定的交界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就在边上。

有鉴于此,可以推定大概率是类似于成都疫情,村民有人接触了入境人员或者货物的废弃物。

其中最有可能的也就是隔离宾馆垃圾处理不当,村民捡垃圾被感染。当然,这次疫情最先被发现的指示病例(俗称1号病例)并没有捡垃圾,一般来说,指示病例往往都不是疫情中真正第一个被感染的原发病例(俗称0号病例)。

当然也有可能类似上海疫情,在机场国际区工作的村民不慎被感染。再或者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其他接触方式。

另外,小果庄村这个村最早12月23日就有人出现咽痛症状了。感染时间再往前推,肯定发生在两周前。

随后,在村庄这个熟人社会的密集交往(婚礼、教会、集市、购物、串门)中,病毒隐秘快速传播。

正如行动轨迹显示的那样,有人4天参加3场婚宴,有的定期参加宗教活动,跨村的交往也非常频密。

毕竟,小果庄村和紧邻的刘家佐村是这个区域的中心,初中、中心小学都在这里。而北桥寨、东桥寨、南桥寨还有西边的牛家庄村,相距都不远,骑个电单车就能串门的距离。

从最新确诊的病例情况来看,到年底,村庄里的病毒密度已经很高了。

有在初中封闭住宿的孩子,12月31日放假回家,1月1日居家未外出,2日就出现发热。

还有12月29日才从北京昌平返家的装修工,1月3日就出现发热症状。

|周边村庄进行封闭管理(河北日报)

现在,石家庄藁城区已对小果庄村及周边村庄进行封闭管理,目前村民们都配合疫情防控需要,正居家隔离,接受多次核酸检测。

藁城区、邢台南宫市并组织对常住人口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目前已初步采集完毕。

医院也已对1月2日当日所有在院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同科室就诊患者、陪护人员人全部进行了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麻烦的有两点

目前虽然藁城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很多,但是大多集中在几个村庄里,防疫压力没有想象的大。

但是目前最头疼的是医院,这里人流密集,不少婴儿未佩戴口罩(婴幼儿呼吸功能受限,不宜佩戴口罩)。南宫疫情最有可能在此被接触感染。

(类似情况在大连、沈阳的疫情就发生过,来就诊的患者之间形成了交叉感染)

|资料图:医院大厅,韩冰摄

而且石家庄的人口流动力和人口数量,是远超藁城区和南宫市的。

目前虽然医院全院职工以及物表采样均为阴性,但12月25医院的病童、家长还有待一一找到。

|社区民警搀扶老人来做核酸检测石家庄警方图片

所以,石家庄全市进行核酸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这两天寒潮南下,大风降温风寒效应明显,采样工作者和市民将会非常辛苦和不容易。

与此同时,6日下午(对新疆来说其实是中午),公里外的新疆第一时间发布通报:

昌吉州呼图壁县在6日上午对途经辖区的石家庄市2辆货车的驾驶员及同乘人员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1名货车驾驶员检测结果呈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经调查,这名司机58岁,是石家庄新乐市协神乡南青同村人。1月1日,驾驶冀A牌照货车从石家庄聚合港物流园出发,1月6日到达比乌鲁木齐还要往西的昌吉州呼图壁县。

这份通报顿时引发了热议,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的经济活跃程度与人员物资往来范围、物流交通速度可见一斑。然而这名司机又是如何感染的呢?

司机老师傅所在的新乐市协神乡南青同村,与疫情中心的小果庄村相距不远,存在在亲友交往中被直接间接感染的可能。

另外,在被疫情输出的邢台南宫,也已新增了1例确诊和2例无症,说明在这里病毒至少已出现了第二层传播。

这也彰显了万人的石家庄全市核酸检测的必要性,需要全面扩大排查范围,快速控制局部疫情。

无法平息的疫情第二年

当前,河北面临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任务非常艰巨,责任十分重大。当然,和其他地方一样,石家庄的局部疫情必然能很快得到控制。

但从这些藁城疫情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来看,病毒的传播速度实在令人发指。公众更应自发地进行有效地防控。

|1月6日上午,石家庄市各社区居民排起长队,井然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燕赵都市报)

从冬季以来全国各地的局部疫情爆发情况看,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且病毒传播方式趋于多样化,国内多地零星散发病例持续不断出现。

在国外大范围传播、演化、筛选后的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而且更加隐秘。

有的病例做了11次核酸检测才显出阳性,有的地区检测6轮至今还有阳性病例出现(大连、沈阳)。

未来一两年,全世界的疫情形势还是会非常严峻,在完成疫苗全民接种之前,国内防控只能常抓不懈。

|防范各种意想不到的国际输入,将成为疫情第二年的主题

而从已经总结的疫情传播规律来看,某地出现新发疫情,都会经历隐秘的人群传播。

直到出现第一个有医院问诊、做核酸检测的感染者,才能揭开疫情,拉响警报。

疫情发现的滞后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哪怕在几个月没有报告疫情的城市,病毒完全有可能已在身边传播,没发现、通报不代表不存在。

|1月6日上午,石家庄市各社区居民排起长队,井然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燕赵都市报)

寒冷的天气到来,更加适宜病毒传播。春节即将来临,人员流动性加大,社会防控难度更大。大家仍然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

常态化防疫对于个人来说最基本的就是在不通风的密闭空间或高危场所一定规范戴口罩,平时勤洗手,保持良好防疫卫生习惯。要自发地、发自内心地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敬畏。

曾光:停止春运是因噎废食,不要有点风吹草动就心慌

出品

凤凰网财经《封面》

采访嘉宾:曾光(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

记者

陈琳制片人

武辰宣发统筹

葛瑶

朱扬

新年将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已持续蔓延一年之久且仍在肆虐。

疫情给世界带来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目前已有多万人死亡,0多万人感染以及高达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数百万人因此失去了工作并为生计苦苦挣扎,超过十亿儿童错过了上学的关键时间。

随着冬季传染病高发季节的到来,欧洲的疫情开始了第二波反扑,与此同时,英国发现了感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而且没有控制住变异毒株的传播,防控级别紧急上升。为此,世卫组织发声警告周边国家,许多国家紧急采集行动切断了跟英国的往来。

在接受凤凰网财经《封面》栏目采访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当初武汉封城建议者的曾光教授表示,中国出现的新疫情总体可防可控,各地反应迅速,在此前疫情防控的优势下,中国需保持定力。

而值此岁末年初之际,中西方国家都迎来盛事。新冠疫情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有些地区迫于病毒变异和疫情再次爆发而取消了节日庆祝,有些地区顶着病毒威胁想出了其他替代方案,也有些地区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变故和坎坷,变得毫无节日气氛。

中国群众虽不用为圣诞而苦恼,想和亲人团聚的心同样滚烫。作为中国人心中地位斐然的节日,春节向来是家庭与团结的象征。在此特殊时刻,春节引起的春运为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对此,曾光认为停止春运是因噎废食,“是对中国前一段的成绩看底气不足,对发现问题及时清零的能力也是估计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毫无顾虑的走亲访友、异地迁移,他提醒年长的、有慢性病的、孕妇等高危人群尽量不要远行,相较而言,年轻人感染的风险较小,但也要做好防护。

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疫苗研发的好消息频出。有消息称中国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给万人注射疫苗,曾光表示中国的疫情研制在世界上处于“第一团队”,其他国家紧急应用疫苗是在与病毒抢时间。中国能够从容地、有秩序地安排群众接种,“疫苗少的时候要用的巧,疫苗多的时候要提高接种率,另外还要综合考虑人的高危、职业、免疫各个方面。”

在任何疾病领域,以往研制一支疫苗也许需要10年,而这一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国研制出了多种疫苗。这得益于全球携手抗击新冠疫情,各国政府、公司和科学家紧密合作,使得疫情引起的不确定中仍存希望。

01

新出现的疫情“可防可控”

《封面》:最近国内的本地确诊病例好像突然出现了增加比较快的趋势,您怎么看待新出现的疫情?

曾光:我认为在中国出现这种局面还是可防可控的,新出现的疫情发生后,各地都反应迅速,无论同时涉及到几个地方,都可以自己形成一个战场。病毒确实防不胜防,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认为自己不被病毒突破。但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清零。

现在我们跟病毒的斗争可以说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始到现在正好一年,这一年的特点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人类和病毒的斗争,孰优孰劣已见分晓,中国风景独好。而第二阶段要开始借助疫苗,使各国普遍获得免疫。

中国第一阶段战争为什么胜利?就是因为早期的胜利,武汉之战如果晚封城一周就要出三个武汉,晚封城两周就七个,晚封城三周就十八个。

这段时间中国一定要有定力,因为中国具有两方面优势。一是进入第二阶段的时候中国疫情是最低的,过去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经验,特别是新常态下防控的经验;二是中国现在已经开放了。

02

“疫源地不等于起源点”

《封面》:近期,北京新出现了一例患者完全按照14天的隔离标准,确定没有问题了才出来,但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的感染,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隔离措施没有到位?

曾光:不是这样的,我认为隔离14天的措施不要轻易突破,这属于个别案例,如果为了个别案例把14天改成28天是得不偿失。

有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把14天砍一半,是受经济、失业的压力太大,必然这样放宽,所以国家做决策的时候往往按科学规律和现实的需要选择一个平衡点。

我认为类似北京这例患者的现象不可能杜绝,发现了就及时控制。因为考虑问题有得有失,无法百分百没有风险,14天已经证明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

《封面》:这波新病例起来之后,大家又重新注意到了环境传人,而且似乎跟疫情刚开始的环境传人又不一样,我们该怎么理解环境传人,是现在发生了新的变化吗?

曾光:其实未必跟早期不一样,因为早期就没有弄清楚。现在回忆华南海鲜市场的问题,也只是发现环境的病毒。比如发现环境被污染,特别是一些野生动物如商贩贩卖的竹鼠、穿山甲被污染。为什么武汉在疫情开始时处境比较困难?因为这涉及到病毒从哪儿来的问题,很可能不是人先感染的,不能排除病毒是外面侵入,先感染了华南海鲜市场,病毒浓度比较高,然后再感染了人。所以这个过程很隐匿,一开始不是那么容易的从科学上认识。

《封面》:现在仍有部分国际舆论说武汉当时没有做好防控,对于疫情的扩散有一定责任。

曾光:中国疫情是公开的,传到其他国家的病例还是比较少的,武汉初期传出的病例最多是武汉市,其次湖北省,再是内地,然后才是传到境外,特别传到国外的病例是比较少的。而西方那时已经知道存在人传人的现象,他们还只当成大号流感。

现在意大利、西班牙发现污水中有病毒,要早于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这说明病毒是不是也在这些国家隐匿地潜伏、传播。在中国爆发,说明中国一开始的疫源地被污染的比较严重,它具有疫源地的特点,但是疫源地不等于起源点。

03

“对于病毒起源的探寻要适可而止”

《封面》:世卫派出的专家组可能1月就要来中国了,您认为在时隔近一年后,他们来中国能够做好溯源工作吗?

曾光:从根本上来看,第一,溯源有必要进行;第二,在全世界统筹安排;第三,有正确的方法。

比如一个方法是,医院保存的血清在一两年内进行复查,从这点可以看出是不是早期存在。另外还有很多线索、很多研究,我认为应该综合分析,有一个全面的考虑,

中国欢迎世卫组织到中国来,最近世卫组织瑞安的发言已经提到了起源的复杂性、多元性。因此,我相信世卫组织不是代表一个国家,我认为他们还是秉持着公正的立场。

《封面》:这次面对面您期待跟他们交流最核心的信息是什么?

曾光:我想跟他们交流,我们是如何应对起源的科学问题,另外我要告诉他们对于起源的探寻要适可而止。因为在人类发生的传染病里,还没有一种传染病能够把溯源都追查清楚,新冠也不会例外。

清楚都是相对的,人类的防控策略上够用就行,因为病毒在侵犯人体之前,它在世界上的变化过程也许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直到病毒侵犯到了人类,引起疾病流行后,我们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bm/7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