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一讲

北京雀斑医院电话 http://m.39.net/disease/a_8590072.html

音频文稿: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大家好!从这一讲开始进入世界史的学习,我们要打开视野,打开脑洞,开启新的旅程。《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我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有哪几个,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为啥前面三个都加了“古”字,因为这里介绍的古埃及和古印度,与今天的埃及和印度不是一回事,古巴比伦,在今天就没有这个国家。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的文明延续到今天,其他三大古国,都在公元前就灭国了,古埃及在公元前年被波斯灭了(教材第3页),古巴比伦在公元前年被波斯灭了(教材第9页),古印度也在公元前年灭亡了(教材第11页)。

那么教材第一单元,就是介绍这三大古国,因为中国的古代文明在《中国历史》(第一册)里我们学过了。现在看教材第一页小字,人类最早的文明,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那所谓的文明,我们在《中国历史》(第一册)也提到过,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与精神的发明创造总和。全世界在当时,并不是只有这四个区域有人类,但是这四个地区发展出了文明,它们是什么呢,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巴比伦(就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梵文和佛教,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中国的青铜器)

我们来看教材第1课,古代埃及,今天的埃及,基本都是阿拉伯文化,住的是阿拉伯人,用的是阿拉伯文,没有几个埃及人会说古埃及的语言;而中国的甲骨文虽然和现在的文字也不一样,但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看懂一些。今天的古埃及文明,是拿破仑发现并挖掘的,年,拿破仑率大军一路开向埃及,大军中有一百多名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包括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配备了大量的仪器设备,他们的考察成果《埃及记述》一经问世就轰动欧洲,尘封了几千年的伟大文明,慢慢揭开了面纱。

(埃及金字塔)

我们回到教材,第一部分内容,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古埃及在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因为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淤泥特别适合农业生产,从公元前年开始,尼罗河下游就陆续出现若干小国家,公元前年左右初步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后来分裂,被波斯帝国吞并,再后来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成为罗马的一个省,就慢慢消亡了。古埃及历史,这一段就说完了,有一部电影《埃及艳后》(点击阅读),讲的就是罗马帝国最后占领埃及的事儿。

接下来是它的文化,在拿破仑发现的大量文物中,最有名的两件:一、罗塞塔石碑;二、丹德拉星座板。教材上没有,现在延伸到课外了。

(罗塞塔石碑)

先说罗塞塔石碑,年一位法国军官发现一块石碑,上面有三种文字,除了古希腊文,其他两种文字不认识,这个石碑在拿破仑撤军的时候留给了英国,但是法国人保存了拓片,后来法国语言学家破译了石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我们立刻就能与古埃及隔空对话了。这些文字有的像鸟,有的像蛇,可以猜图形吗?不行,猜图形那是中国字,古埃及的文字符号,已经用来表示读音了,比如像鸟的表示字母a,像蛇的表示字母f。

(古埃及象形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记录,有文字的民族一定有语言,有语言的民族不一定有文字。在今天也有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部落,但文明程度肯定不高。在电来临以前,人类语言最多能传几十米,记忆也有限,而文字能大规模组织和管理国家运行,文字在文明的塑造上,拥有强大的力量,文字的麻烦在于不容易学习,于是人类又诞生了教育,有了文字,有了教育,各种科学文化才有可能发展,就是教材提到的天文学、数学、医学等等。

再说丹德拉星座板,这块石板描绘的宇宙天体,超出我们的想象,有行星、有星座、有日食、有月全食。回到教材第3页小字,因为尼罗河每年7月固定时间开始涨水,于是他们制定了每年天的太阳历,建筑的需要使他们发展出了数学,制作木乃伊使他们发展了医学,而精美的绘画和雕刻是他们的艺术成就。

(丹德拉星座板)

接着看教材第二部分,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公元前年建造的,有40层楼高,人站在下面几乎看不到塔尖,十几万人造了二十年,要组织这样浩大的工程,必须要有高效的政府,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大能耐造城堡不好吗,为啥要造陵墓?这就涉及了人类文明遇到的第一个哲学命题,如何看待死亡。

在人类文明开始阶段,死亡问题是所有文明都要面对的,所有文明也都不约而同的相信,死亡不是结束,中国人认为死亡是换个地方继续活,古印度宗教认为死后会转世,而古埃及认为死后会重生。为什么,前面介绍过,埃及的土地特别适合农业生产,人们丰衣足食,北面是地中海,周边是沙漠,使他们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外敌入侵,那他们主要的敌人,就是死亡。

(胡夫金字塔)

回到教材第4页,小字部分,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年,在它建成后年,也就是公元前年,中国的商朝才建立,才有甲骨文和青铜器,早年啥概念呢,相当于从现在穿越回宋朝。接着看,用石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他们当时是用类似雪橇的木筏搬运巨石,石块之间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因为缝隙填满了石膏。

(当年建造金字塔的场景)

不多说了,综上所述,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今天的金字塔是著名旅游景点)

教材第三部分,法老的统治,金字塔是给法老修的陵墓,法老是集军权、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权力。对埃及人来说,法老是神,不是人,所以他们建的金字塔是神庙,就不是陵墓,人们来修神庙,也能沾到法老的光,死后得到重生。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这一课首先要把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就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古巴比伦;其次要知道,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全世界已知,最早的城市、最早的国家、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学校、最早的法律、最早的建筑等等。

我们把教材第一部分内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第二部分内容古巴比伦王国,放在一起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教材第6页正文,“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在今天伊拉克地区,所以“两河流域”与“美索不达米亚”是相同的概念,是指这一地区的文明。

那么两河流域缺少天然屏障,几千年来经历民族融合战乱不止,这些民族包括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等等。看教材第7页上面的小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字,所以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的其中一个民族。

(楔形文字)

再看古巴比伦王国,教材介绍它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所以古巴比伦是两河流域的其中一个国家。

接着看教材第三部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是《乌尔纳姆法典》,是苏美尔文明的法典,大多未能保存下来。这部《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条,现存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容广泛,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汉谟拉比法典》)

那么这一课结束,我们对比前一课,两河流域人民有契约精神,因为地理环境四周没有屏障,常有外敌入侵,当地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抵御外敌。而古埃及就没有那么强的契约精神,因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四周有天然屏障,政治稳定,人民有安全感,所以对死后的世界有浓厚的兴趣。

接着第3课,古代印度,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其实是一个地名,包括无数个国家,有无数个民族,历史上几乎没完全统一过,这跟他们地理环境有关,北面是山,其他几面都是海,好像四周都有屏障,但北面的山有个缺口,外面正对着西方,都有谁啊,波斯、希腊、阿拉伯、突厥……听着就头大。山里面呢,北方是平原,南方是高原,所以北方始终征服不了南方。

教材第一部分,古代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印度住着一群原住民叫达罗毗荼人(就是矮黑人),他们诞生了哈拉帕文明和摩亨佐·达罗文明,时间在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教材11页小字介绍,它们是城市遗址,有公共建筑、有住宅区、还有下水道系统。

(摩亨佐·达罗遗址)

后来这个文明衰亡了,公元前年,从中亚来了一只游牧部落,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雅利安人(意思是高贵的人,他们是白人)。后来又冲进来一波波斯人,再后来亚历山大又带着希腊人进来,直到公元前年印度同胞起义,赶走希腊人,建立了孔雀王朝,这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由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等构成。

(印度的白人与黑人)

教材第二部分,森严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印度的标志性文化,就像日本武士道和希腊神话。种姓制度用今天的话来翻译,就是拼爹,把人由高到低分四个阶层,世代相袭,不得跨界。

教材第三部分,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我们要知道佛教是诞生在印度,但它不等于印度教,印度教比佛教要早,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宗教。它们有共同点,比如都不杀生,相信轮回等;也有不同点,印度教认为人生来有等级差别,佛教认为人生来平等。所以佛教走向了世界,是世界性宗教,而印度教是本土性宗教。

回到教材,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人不是神,他是一个国家的王子,看到人间疾苦,站出来反对种姓制度,得到民众的支持,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外传播,可以说佛教对世界的政治、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释迦摩尼)

那《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一讲介绍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讲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讲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讲

鹅妈妈吴淼

感谢您的支持与肯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pf/8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