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
遗精(附睾炎)
易某某,男,31岁。工人。
初诊(年4月7日)主诉:反复遗精6月。6个月前患者因受不良刺激出现遗精频繁,1次/日,有梦而遗,伴见腰
酸,继而勃起无力,神疲乏力,去医院诊断为附睾炎,服消炎药无效,现为进一步治疗而来就诊。现症:阳痿,时遗精,精液少,射精无力,腰酸胀,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西医诊断:附睾炎。中医诊断:遗精(肾虚不固,相火妄动)。辨治:阳痿,时遗精,精液少,射精无力,腰酸胀。有附睾炎史,舌白腻,脉沉。患者青壮年,因外界不良刺激致嗜欲不节,房劳伤肾。肾为人体元阴元阳之根。肾主藏精,肾虚相火妄动,扰动精关,精液失固而外泄。拟益肾。选用左归饮加减。
熟地24g,怀山药24g,仙灵脾12g,菟丝子12g,
枸杞子15g,吴茱萸4g,山萸肉12g,牡蛎30g,
珍珠母30g,川芎9g,石菖蒲9g,远志9g,
龟板15g,丹参15g,蜈蚣1条,大枣15g,
怀牛膝20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年4月14日)证如前,遗精,乏力,眠差,神倦,口干苦喜饮,尿黄,附睾疼痛,大便日一行,舌淡红,苔厚腻,脉沉。患者嗜醇酒厚味,辛辣刺激之品,致湿热内蕴。湿热之邪重浊下行,扰动精室,精关不固,故现遗精,当以祛邪为先,邪去正安。拟萆薢分清饮加减。
川萆藓15g,石菖蒲9g,甘草4g,台乌药15g,
益智仁9g,白蔻仁9g,苍术24g,泽泻12g,
川朴9g,滑石15g,荔枝核12g,木瓜9g,
土茯苓30g,黄柏9g,苡仁24g,川牛膝24g,
肉桂4g。6剂。每日l剂,水煎服。
知柏地黄丸6g,3次/日,口服。
三诊(年4月25日)遗精十天有一次,神疲,乏力,纳可,睡眠改善,溲黄,大便日一行,舌淡红,苔腻,脉沉。用药已见小效,湿热合邪,如油入面,湿热不已,拟健脾清化,四妙散合三仁汤加味。
苍术30g,川朴9g,白蔻9g,滑石30g,
杏仁9g,苡仁24g,制半夏12g,木通6g,
甘草4g,桑寄生15g,杜仲12g,芦根30g,
琥珀6g,茯苓12g,芡实12g,金樱子12g,
怀牛膝12g。6剂。每日l剂,水煎服。
黄柏胶囊3粒,3次/日,口服。
四诊(午5月12日)服药后,未见遗精,尿频,腰酸胀,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肾阴亏夹湿。拟益肾佐以利湿。
生熟地各15g,砂仁4g,肉桂3g,黄柏6g,
龟板15g,山萸肉12g,芡实12g,山药24g,
五味子9g,莲子12g,川萆解15g,通草6g,
白芍24g,甘草6g,苍术20g。
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黄柏胶囊3粒,3次/日,口服。
五诊(年5月23日)未见遗精,腰酸痛,舌淡红,苔厚腻,脉沉。精液检查:精虫少,活动力低下。肾阴亏未复,湿热未尽。拟益肾利湿。
苍术24g,川朴9g,白蔻仁9g,茯苓15g,
金樱予12g,芡实12g,熟地24g,滑石12g,
通草6g,杜仲12g,桑寄生15g,益智仁9g,
制半夏12g,琥珀6g,芦根30g,细辛4g。
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六诊(年6月20日)遗精消失,纳可,劳累后时感腰酸,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腻,脉沉。前方固本通利,益通相合,有效继服,间日1剂。
《诸病源候论●虚劳失精候》:“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病机总为肾气不能固摄。导致肾气不固的原因多因情志失调,或房劳过度,手淫损伤,饮食失节,湿热下注等。此患者先因不良刺激,意注于外,神摇于上,心阳独亢,心阴被灼,伤及肾水,则肝失疏泄,肾失藏精,精关不固,精泄于下。兼之既往有附睾炎,湿热下注肝脉,蕴遏生热,亦能扰动相火,疏泄失常。治疗宗明●李中梓《医宗必读●遗精》:“独因肾病而遗者,治其肾,由他脏而致者,则他脏与肾两治之”。先选左归饮加味滋肾固摄;方中熟地、龟板、山萸肉、山药、菟丝子、怀牛膝滋补肾阴;仙灵脾,枸杞子温补肾阳;川芎、丹参活血化瘀;远志、石菖蒲开窍安神;牡蛎、珍珠母潜镇收敛;大枣和胃;蜈蚣祛风通络。随后因患者附睾炎复发采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四妙散、三仁汤清利肝胆、下焦湿热。方中川萆薢、黄柏清热除湿;白蔻仁、苡仁健脾除湿;泽泻、土茯苓、滑石、木瓜、甘草淡渗利湿,使邪有去路;益智仁、肉桂反佐温阳以促进利湿;苍术、川朴燥湿;川牛膝活血滋肾;荔枝核疏肝理气。最终考虑患者既有肾虚,又有湿热内存,故采用滋补肾阴,清热除湿合法。作者在治疗疾病中,注重引邪外出,喜以芦根、通草、滑石等引湿热从小便而出,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遗精
侯某某,男,28步。工人。
初诊(年4月4日)主诉:遗精数年。患者未婚,遗精数年,有手淫史。有梦或无梦而遗,数日一行,夜寐难成,头昏,手心热,大便可,舌淡红,苔腻,脉沉。拟缓急益心肾潜收。给予芍药甘草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
丹参15g,浮小麦40g,甘草9g,石菖蒲9g,
远志9g,五味子9g,南沙参30g,龙骨30g,
牡蛎30g,大枣15g,川芎9g,杭白芍30g,
麦冬12g,琥珀2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年4月18日)会阴部发热,口不渴,缓急之品已有小效,心肾两虚,镇安之法之正也。选甘麦大枣汤合生脉饮加味。
浮小麦40g,甘草9g,大枣15g,丹参15g,
石菖蒲9g,远志9g,龙牡各30g,川芎9g,
太子参24g,五味予9g,麦冬15g,知母9g,
酸枣仁l5g,琥珀2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本病的发生由肾气不能固摄,肾虚滑脱,精关不固。导致不能固摄的原因,多由情志失调,或房劳过度、手淫所致,饮食不节,湿热下注等因素有关。
病机与心、肝、肺、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有关,其中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病变因心肾不交,阴虚火旺所致多见。清●林佩琴《类证治裁●遗泄》:“凡脏腑之精输于肾而扰于火,动火则肾之封藏不固。”总的治则在上则清心安神,在中则调其脾胃,升举阳气。在下则益肾固精。配合升清、益气、健脾、利湿、散郁、疏肝等法。
患者正值壮年,又未结婚,情动于中,思慕色欲,有手淫史,令心动神摇,扰精妄泄,此为心肾不交,君相火动之证矣。治疗当以清心安神,滋阴清热。现在患者遗精频发,急须缓急益心肾潜收。方选甘麦大枣汤、生脉饮等加味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收敛固涩。方中丹参养心安神,活血化瘀;龙骨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镇静安神;牡蛎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甘草补脾益气;浮小麦益气、除热、助心气;远志益智安神,散郁化痰;琥珀宁心安神,通淋化瘀;川芎泻肝清热,活血化瘀;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止泻涩精;南沙参养阴清肺,除虚热;麦冬清心润肺,养胃生津;石菖蒲辟秽开窍,宣气逐痰。本病仅赖药物治疗难奏全功,《景岳全书●遗精》:“遗精之始,无不病由乎心……及其既病而求治,则无当持心为先,随后随证调理,自无不愈,使不知求本之道,……,盖亦几希矣”。此外,生活调理,心理治疗也不可偏废。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戴裕光医案医话集
图书作者:戴裕光编著
出版公司: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1月
图书简介戴裕光,男,生于年5月,北京市人。著名中医药学家,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导师。现为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年被重庆市人事局、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重庆市名中医”称号。
戴教授出生于医药世家,其外祖父董晓峰公曾在京城业医,父亲戴世昌(字其五)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技师,毕生从事生药的研究。教授幼时即耳濡目染,皆是医药济世救人的情怀。成年后于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在6年的系统学习中先后师从当代中国中医名家秦伯未、祝谌予、赵绍琴、任应秋、李介鸣、方鸣谦等先生。颇得中医真传。其间多次随老师到京郊厂矿及联合诊所临床应诊,教授当时作为班长组织老师临床讲课,带领同学整理笔记并亲自刻板,油印成册,保留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年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医院,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已四十余年。
版权申明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关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