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胀、耳闭都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窍疾病。病初耳内闷胀而兼痛,称为耳胀;病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热闭塞听力下降,称为耳闭。相当于西医之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菖蒲猪胆汤
九节菖蒲60g,猪肚1个葱g,食盐12g,
洗净猪肚及葱,将菖蒲、食盐共入整个猪肚内,与菖蒲同放进砂锅内,同清水适量小火炖,使猪肚炖熟即可,除去菖蒲不要,猪肚及汤在2-3天内吃完。
耳闭,听力减退
《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田螺滴耳液
大田螺1个麝香1.5g,
拨开田螺盖,加人麝香,自化成水,滴入耳中。
耳胀、耳闭,听力减退。
《万病单方大全》
连羚汤
连翘6g,羚羊角3g,薄荷6g,桑皮9g,
水煎服,1日1剂。
耳胀,头重。
《种病症民间验方》
连翘汤
连翘6g,羚羊角、薄荷、夏枯草、生香附各3g,
水煎服,1日1剂。
耳胀欲闭。
《种病症民间验方》
疏风通窍汤
二花(金银花)12g,连翘10g,薄荷6g,菊花12g,夏枯草12g,青蒿9g,石菖蒲10g,
水煎服,1日1剂。
耳胀闷不适,听力突然减退。
《中医耳鼻喉科学》
菖芍通气散
香附6g,川芎9g,赤芍12g,柴胡10g,石菖蒲9g,
水煎服,日1剂。
耳内胀闷堵塞感,听力减退。
《中医耳鼻喉科学》
平肝清热茶
龙胆草、醋柴胡、川芎各1.8g,甘菊花3g,生地3g,
上药共制粗末。煎水代茶饮。
肝胆热盛,耳窍不畅,听力下降。
《中国药茶》
参须京莒茶
参须3g,京菖3g,茶叶3g,
每日1剂,沸水冲泡,代茶饮,以味淡为度。体虚耳窍不通,听力下降。
《中国药茶》
桑菊茶
桑叶、菊花、绿茶各3g,
沸水浸泡,代茶饮
肝经风热,耳闭失聪。
经验方
二甘散
甘草、甘遂各1.5g,麝香0.3g,
上药研末,入葱管内,塞耳中。
气闭、耳聋。
《秘方集验》
一柿饼粳米汤
柿饼3枚粳米30g,
柿饼切细,加粳米煮粥,空心食之。
耳部有堵塞感。
《秘方集验》
二青皮橘红散
青皮、橘红各g,甘草9g,连翘30g,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3~6g,热绍酒调服。
气闭耳聋。
《家用良方》
三细菖木麝散
细辛、菖蒲、木通各3g,麝香0.5g,
上药共为细末,蜡丸绵裹塞耳。
耳胀闭,听力减退
《三补简便验方》
四加味四苓散
猪苓13g,茯苓12g,泽泻9g,白术9g,薏苡仁18g,通草6g,石菖蒲9g,当归9g,牛膝9g,
水煎服,1日1剂。
耳内闷胀,头重、耳聋等。
《中医耳鼻喉口腔科临床手册》
五加味通气散
柴胡、赤芍、香附、郁金、当归、鸡血藤、川芎、苍耳子各9g,乌梅6g,
水煎服,1日1剂。
耳闭塞,听力下降,性情急躁。
《中医耳鼻喉口腔科临床手册》
六磁葛通窍汤
磁石60g,葛根45~60g,骨碎补30~60g,山药30g,白芍15g,川芎15g,石菖蒲9g,酒大黄15g,甘草12g,大枣15g,
水煎服,1日1剂。
耳胀,耳闭,堵塞感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七鲤鱼脑油
活鲤鱼1条
取鲤鱼脑髓,锅上蒸出油,取油滴入耳内。
耳胀堵,听力差。
《中国秘方全书》
八巴斑丸
巴豆1粒斑蝥3个麝香少许
上药共研细末,和葱捣烂为丸,用洁净棉花裹人耳内,觉响声如雷时不必惊骇,轻者3天,重则7天,将丸取出。
耳重难听。
此丸不可放入口中,使用时谨慎。
《中国秘方全书》
九葱姜金石汁
葱汁3g,姜汁1g,金盆草(细辛)20g,石菖蒲20g,将药物捣烂取汁,外用滴入耳内。
耳胀,耳闭。
《中国民间草药方》
十香附三子丸
香附30g,莱菔子30g,五味子12g,金樱子20g,
上药共研细末,调拌蜂蜜成丸,1日3次,1次9g,连服7日
耳胀闭,堵塞感,听力减退
《中国民间草药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