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膳大辞典活血化瘀类

我国烹饪技艺、营养学相结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中国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食物本身的特性、辅助、预防疾病、治未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中国药膳在世界饮食养生领域中显示出的独特方法、独特模式,为世界各国重视、学习和引进,有广泛深远的历史影响。

今日推荐:活血化瘀类

阿胶、秦茏、肉欢蓉、茯神、龟板、鳖甲、炙草、干姜各8克,熟地、当归、巴戟各9克,一条根、白菊、六汗、远志、骨碎补、三七、牛膝、苍术、川萼、桃仁、炮格、莪术、小茴香、金樱子、牡蛎、附子各7克,柿茸、泽兰、肉桂各6克,桂枝12克,大枣12克。上药打碎,加冰糖24克,酒毫升,浸20天。每温服1杯。功能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补虚壮骨。见《中国帝王媚药补酒》。

五灵脂(去砂石,炒)、玄胡索、没药(炒)各等份。各为细末。每服8克,温酒调下。功能活血化瘀。适用于热气乘心作痛。见《奇效良方》。

灵芝30克,三七粉4克。灵芝水煎2次取汁,送服三七粉。早晚分服,日1剂。功能养心活血,通脉止痛。适用于冠心病和心绞痛,心虚血瘀,心悸气短,乏力,胸痛固定,时有刺痛,舌质有瘀斑等,见《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鸡血藤克,白糖克。鸡血藤切片,水煎取汁2次,合并药液,浓缩至50毫升,乘热加白糖,烧沸溶解后,乘热过滤,将所得汁液加蒸憎水至毫升。每服15毫升,日3次。功能补血行血,通经活络。适用于血虚经闭,月经不调,痛经,肢体麻木,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放射性反应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症。见《全国中草药汇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zy/11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