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先划个时间线,西医首次种牛痘预防天花是在年,本篇所写的中医接种人痘的内容,都是早于年的事情,不存在中医被西化的情况。
古代中医是怎样接种疫苗的?接种疫苗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遇秋找到了一些历史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下。
先来看一下,最早详细记载人痘接种的资料:
安庆张氏传种痘法,云已三世。其法,先收稀痘浆,贮小磁瓶,遇欲种者,录小儿生辰,焚香置几上,随将黄豆一粒,傅以药,按方位埋在土中,取所贮浆染衣,衣小儿。黄豆三日萌芽,小儿头痛发热。五日豆长,儿痘亦发。十日而萎,儿痘随愈。自言必验。夫痘疹事关先天,生死预定,乃欲以人工夺之,亦巧矣哉。
这个记载出自《三冈识略》,大概是~年间的书,张氏种痘已经三代,第一代不会晚于年。
这个接种方法,和我们现在的疫苗思路非常接近。搞得神乎其神的,又是生辰焚香,又是黄豆发芽,其实最核心的是“取所贮浆染衣,衣小儿”,就是让小孩子接触感染病毒,这都是障眼法,以防别人学去。中医里边,有很多这种迷惑人的东西,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去伪存真。
《望山堂文集》记载了年的人痘接种事情:
痘患为小儿一大关,湖南独有异传种,不知自何时始,其传之者,大约以种相衍也。相衍之法在铺被,取此种所铺之小儿,痘出而靥者,被裹诸未痘之小儿,覆被中使受其气,咒以符水,咒已儿出,使被风寒,不争过时痘者之门,约七八日以至十四五日内,辄作热,热一二日见苗,苗见而惊而疯,毋恐,以痘自心经出也,不用服药,以咒止之,名日咒痘。如铺后四五六日内十六七日外作热见苗者,则为时痘。时痘有得失,种痘百不安一,冀种别帆。种痘之师亦不过时痘者之门,恶其气也。一被所铺,少或一二几,多而先后相续,或至数十百儿,大约少者厚而有力,然亦不过一等,有后铺而先出者,亦有逾期不出再铺而出者,有至再至三而不出者,亦有此种所在之方不铺而出,竟与铺同功者。大约一气所感出者十之六七,其不出者十之三四也。习其术者恒衍其种,不令间歇,有间则种断矣。续种之法,恒令一二儿铺之,使递相衍,如或失种,则于同术痘师所铺儿中择其好者续之,盖种好则所种者无弗好也。黔邑之托市痘师宋泰来传此种于黎平之亮寨司,试之辄效。甲辰初夏,来城设坛咒诸儿之来痘者,同时铺被五十余儿,子孙龙标同宅中诸儿皆在。惟一小侄女先出痘,可百数十余颗,标孙逾期未出,再铺及期而热,一夕而苗见,夜数惊不已,三日苗齐热退,惊乃定,痘止二三百颗,皆尖圆红润,颗粒可数,自出而长而浆而靥,计日不殊晷刻,不用发表,不借饵药,不忌厌秽,初热而燥,饮以凉水,痘出而儿不苦。自宋师来城一月余,铺而痘者四十余儿,皆赖以痊,所未出者十之二三耳。
出现了专业的“痘师”,专门给人发痘,这个和我们现在防疫站给人注射疫苗的人没什么差别。一次种痘“五十余儿”,批量接种,说明接种的人不少。
怎么来续痘种?就是让一两个发病的小孩一直留在铺被里,用人体来留存病毒,是不是感觉有点不人道?古人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万一断痘种了,就打同行借痘种。相比之下,现在的疫苗是在实验室、药厂里研发生产,都是留存病毒,本质上没有差别。
种痘的时候,小孩子是要受点苦的,发热,发惊,这种我们现在叫副作用,很多人害怕这种副作用,但是古人觉得是正常反应,熬过去了就好了。
痘师要是碰到“时痘”,就是传染性更强的传染病,痘师也会被感染。
种痘还要搞一下咒符,遇秋认为,一是精神安慰,二是避免医疗纠纷,种痘死亡,就是天意如此了。
从以上两个种痘方法来看,古代的中医也知道传染病是有某种东西在起作用,而且这东西就在于发病的痘浆上,病人穿过的衣服,睡过的床被,都会有,只是看不见,但他们会想办法这种无形的东西延续下来。我们现在能看见了,知道是病毒。看得见和看不见,本质上没有差别。古人叫种痘,现在叫接种疫苗,名字不一样而已。
《学箕初稿二卷》:
迩乃有种痘之仁术。康熙戊申(年),余读书甬上,有暨阳某者挟此术至。吾友陈夔献笃奉之,号于同志余时即欲学焉,而未暇也。岁辛酉(年),余以试事在省,家大人以帖谕云:痘疫盛行,余方日夜恐恐,适浦阳有傅商霖者以种痘术抵吾里,孙辈七人俱得安全。其未信者,邻里同舍,多摧此厄。余益感而愿得之。
这个记载,说明当时种痘还是很普及的。
康熙的《庭训格言》:
国初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之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老年人尚以为怪,朕坚志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
这个记载,说明当时皇室、高官贵族,都有种痘的。
综上,古代的中医厉害不厉害?遇秋觉得很厉害,很早就知道传染病可以通过人为激发免疫。不过吧,让现在人的回到古代去种痘,恐怕是没人能接受了。相比古人,我们现在的接种疫苗的技术,还有什么好排斥的呢?
袁遇秋,中医医师。多年来博览群书,衷中参西,精益求精。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学会中医,讲授中医四大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针灸、中药、方剂等课程,注重临床实效,力求通俗实用。长年招收学生,有意请加QQ/咨询。想学习伤寒论经方的请回复“经方”,想学习中药的请回复“中药”,想试听课程内容的,可回复“试听”。
袁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