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深圳新增5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

音乐就是我的生活

疫情讯息

深圳:新增5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从俄罗斯返回

9月1日0-4时,深圳新增5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中国籍,从俄罗斯返回。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后转医院观察治疗,情况稳定。(深圳卫健委)

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9月1日0-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广州报告,来自美国。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例,广州报告1例,来自乍得;深圳报告5例,来自俄罗斯。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离点发现,入境后即被隔离观察。

截至9月1日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例)。目前在院13例。(广东省卫健委)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8例9月1日0—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4例,广东例,辽宁1例,四川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开学第一课》

钟南山携手“抗疫天团”讲述战“疫”故事

昨晚8点

00年《开学第一课》开讲

北京课堂

武汉课堂

开学第一课

今年《开学第一课》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邀请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张文宏、吴尊友、毛青等,共同讲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同时,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还将讲述北斗卫星在抗疫中的运用,展现科学的力量。

钟南山: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出生于战火之中,在父母的影响下学医从医、在“非典”时挺身而出,在新冠疫情发生时奔赴武汉一线。他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一代热爱生命、敢于担当。

钟南山介绍,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76天,换来的是让中国至少减少感染70万人。这就是我们的国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

“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

“习近平主席讲,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首先,命最重要。”

这几段振聋发聩的话,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在今年《开学第一课》上的演讲。钟南山颇有感慨地谈到,“敬畏生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堂课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在听到北大援鄂医疗队现场分享的抗疫故事后,钟南山院士用遒劲的笔触写下了对他们的寄语——“一个人也不能少”。“在抗疫这一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在未来需要的时刻,老一辈的医务工作者和年轻一辈的医务工作者,全员报到,一个都不能少。”抑扬顿挫、慷慨激昂,钟南山院士恳切的寄语为这堂题为“担当”的开学课注入了气血。张伯礼:我们一定能战胜传染病保证全国人民的健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在《开学第一课》上对同学们讲述,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疫病就有多次,中华民族不断地跟疫病斗争,总结了很多经验。年天花绝迹,比全球消灭天花时间早了18年;年我国就没再发生新的脊髓灰质炎,这比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时间提早了16年。今年的大年初三一大早,他带着医疗队飞赴武汉,并在抗疫一线坚守了8天。劳累的工作导致了胆囊炎的发作。7岁的张伯礼在武汉做了手术后的第三天,就又投入到了工作中。00年《开学第一课》上,康辉问张伯礼,当时内心会不会担心自己的身体?然而张伯礼回答,他更担心的是整个团队——将近人的医疗工作者队伍。“我们中医这个胆叫胆腑,是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虽然没了,但做决断的勇气不能少。”张伯礼在抗疫一线能有如此胆气,是由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战疫经验积累,以及一代代人面对传染病顽强抵抗的勇毅,他在《开学第一课》上对大家讲:“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但它也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

演讲视频

陈薇: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和她的团队在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就启动了帐篷式的负压实验室,开始核酸检测后,很快达到每天一千多份的检测量。

月日,第一批疫苗在生产线上下线,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她用八个字回复了上级领导、院长和政委的生日祝福:“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陈薇医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年7月晋升为少将,去年11月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已经进入三期国际临床试验阶段,8月11日更获得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专利。她在举世瞩目中研发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荣获“人民英雄”的称号,彰显军人品质和科学精神。在00年《开学第一课》中,陈薇通过“云课堂”的方式给孩子们分享了关于疫苗的诞生故事和知识,并讲述了她与团队在前线和病毒作战的经历。同学们好,我是陈薇。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在座的同学们从小会打很多疫苗,包括麻风腮、白百破等等。为什么会有疫苗这个概念?其实在多年前,那个时候有一种病毒叫天花,这个天花是一个很古老的病毒。但11世纪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有个贡献,就是把得过天花的人的痘液,蘸在一个类似棉花的物体上,再塞到鼻子里面,这样接种人就获得了免疫。后来人痘的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国外。年,英国有个乡村医生叫爱德华·琴纳,他对科学很好奇,并且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当时18世纪整个欧洲大概有1.5亿人死于天花,但是在死亡病例和感染病例中,当时挤奶的大多数女工,几乎没有因感染天花而死亡的病例。他就在想为什么?后来他发现,牛也可以得天花,牛天花又叫牛痘。把牛痘接种到人身上,人就获得了免疫。

疫苗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而这里程碑的事件可能是因为对科学的好奇,甚至一些偶然的事件,还因为孜孜不倦的追求,才使我们全世界受益。疫苗就是一个终极的武器,是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

我们是一个军队的团队,习主席一声号令,我们解放军驰援武汉,我就是其中的一员。除了病房是我们团队的战场之外,我们还有一个主战场,就是我们的实验室。疫情在哪里,我们实验室就在哪里。当我们抵达武汉的时候,当时整个武汉的核酸检测能力还比较不足。我们在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就启动了帐篷式的负压实验室,开始了核酸的检测,而且很快达到了每天一千多人份的检测,对当时武汉的疫情防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那时什么叫做没日没夜?什么叫做夜以继日?真的不是夸张,也不是形容。要在最短时间内,把最好的科研成果在那体现。我们研究的重组新冠疫苗,在月6日,第一批疫苗在生产线上下线了,也就是我们有了正式的疫苗。那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的上级,我的院长,我们的政委都给我发来了生日的祝福。我当时的回答就8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3月16日,我们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在当天晚上接种了第一个志愿者,是全世界最早完成志愿者接种的新冠疫苗。4月10日第一期的个志愿者,全部结束了14天的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4月1日我们在全世界最早启动了二期临床,也是当时世卫组织公布的全世界唯一的进入二期临床的新冠疫苗。在8月11日,我们的新冠疫苗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同学们,我们希望获得更大人群的安全有效的数据,让疫苗能够尽快的用于更多的人群,用于在座的同学们,让你们早一天摘下口罩,露出你们更纯真更快乐的笑容。张定宇:生命就是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张定宇,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医院院长,也是一个渐冻症患者。从武汉疫情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起,张定宇就拖着蹒跚的脚步,日夜奋战在一线,医院干部职工救治余名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危重症患者。也正因如此,他被人们称为“铁人院长”。他的妻子同为医务人员,因感染新冠病毒,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谈到生命的意义时,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也有着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态度。在这段逆境前行的日子里,张定宇站在疫情肆虐的风暴中心,发出了最有力量的声音。“我知道以后自己会是怎么样,所以我反而不害怕它了,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的享受我的生活、享受我的工作,我努力的工作就是因为我热爱生活!”在《开学第一课》的现场,陆军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毛青的出现,让张定宇的脸上绽放了笑容。两个人没有拥抱,也没有握手,而是笑着伸出了胳膊互相击肘——他们用抗击疫情期间最常用的问候方式,表达着重逢的喜悦。除夕之夜,当张定宇准备跟妻子视频时,突然收到了紧急通知:“解放军3支医疗队,陆海空人组成的医疗队已经集结完毕,将搭乘军用飞机,3小时后抵达武汉!”那一刻,张定宇用四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神兵天降!”他说:“在我们在最无助的时候,得到了这种帮助,让我激动不已。这是我在大年三十,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它医院,也是给武汉送来的坚强的支援!”在这次抗疫之战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英勇无畏的逆行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星夜驰援,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县的抗疫工作,10医院,1医院,16医院35天收了1.万人。但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这不是“逆行”,而是冲锋,正如毛青所说:“我不觉得是逆行,我更觉得是一种冲锋,如果我们把这一次战疫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当时武汉就是战场,我们是往战场冲!”一种冲锋叫做誓死不退,有一种凯旋叫悄然撤离。中国军人的铁血担当,创造了希望的迷彩奇迹,也交出了合格的武汉答卷。逆境面前,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是逆境冲锋的中国人诠释了何为热血,何为坚韧,何为万众一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见证了生命最坚韧的力量!张文宏: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用生动可感的语言,结合简洁直观的动画,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了既科学又实用的十大“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向孩子们强调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

张文宏是医院感染科主任,被网友称为“网红医生”。8月19日,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名单正式公布,张文宏榜上有名。新冠疫情期间,张文宏奋战在抗疫一线,他的发言总能鼓舞士气,令人积思顿释。在这位“网红医生”被转发的语录背后,体现的是他的高明医术和医者仁心。这次,在00年《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他为即将迈入新学年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课,并为大家送上了十大“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只有科学力量和个人力量的紧密结合,我们才会逐渐形成面对疫情的良性机制,这样离彻底战胜新冠病毒才会更进一步;也只有这样,假如未来又遇到类似的病毒,我们才会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它和打败它。谢军:仰望星空,北半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来到了00年《开学第一课》,这位献身航天事业30余载的“北斗人”在现场向大家讲起了北斗的故事。

说起北斗呢,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中国航天人在建造人造卫星的过程中,把能够指引方向,发播标准时间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在今年的6月3号,当北斗三号的“收官之星”,屹立在西昌发射塔架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火箭按时点火,卫星成功入轨,我们非常高兴,经过二十六年的努力,我们“北斗人”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成功地完成了北斗系统的全球建设任务。北斗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的作用简单的说起来就是导航、定位和授时。就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十万火急,医院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利用了北斗,精确的测量技术,广泛的信号覆盖的这种特性,在基础的测量上头,很快的就完成了一次放线等等,盖房子所需要的这些测量工作。医院的建设赢得了时间,也为我们医护人员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们现在有很多无人机、无人小车,那么在疫情期间,它可以把一些医疗物品,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准确的通过一些程序送到你的手中,减少人和人之间的接触,防止一些疫情的传染。科技水平的发展,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北斗系统是我们国家的国之重器,我们目前还是要对深海深空的导航问题进一步的去研究。建立更加广阔宇宙的太空灯塔,实现了这个技术人类再往月球上走,往火星上走,那个导航问题就将是更加的便利、方便和可靠。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同学们通过好好地学习,我相信下一代的更加优秀的北斗系统,未来的宇宙中间的“布星人”就一定会在你们中间诞生,同学们,加油!吴尊友:大数据为我们及时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术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着重讲述了北京的疫情防控。

谈到北京疫情防控的速度,吴尊友特别向同学们讲述了在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被网友称赞为“最强大脑”的“西城大爷”,他为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

吴尊友介绍,“西城大爷”在这次北京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病人通过回忆14天内去过的3个地方,为疾控人员根据提供了有效数据。工疾控人员通过采集环境标本,在4小时内就锁定了病毒源头所在地为新发地市场。

同时,吴尊友还告诉同学们,健康宝、大数据应用为我们及时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术,为安全生产、复工复学提供了科技的保障。

“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有信心”,康辉说道,“而且我们要采取更多的有效的新的措施,这两点能加在一起的话,那么我们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就会越来越快地到来。”

少强强则中国强,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赤诚和顽强,看到了中国少年的勇敢和担当,更看到了中华民族蓬勃向前的希望。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在伤痛中孕育的重生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梦想实现的步伐,任它风急雨骤,我们始终拥有强大的信心。

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当时代召唤时能挺身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综合

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卫健委、广东省卫健委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CCTV开学第一课、央视新闻客户端、都市快报

下图扫码下载深圳广播App

在线收听生活94

抖音搜索或下图扫码

听歌曲背后的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yx/7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