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www.hldxc.com/
中医病名中无“尿蛋白”此病名,但依据尿蛋白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尿液特点,可将尿蛋白归属于中医“尿浊、水肿、腰痛”等范畴。从西医来讲,产生尿蛋白的主要原因有各种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以尿蛋白最为显著的为膜性肾病、肾小球微小病变引发的肾病综合征。除此之外,继发性肾脏疾病,也可引发尿蛋白,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等。当然也有一过性的尿蛋白阳性,多数见于高热或剧烈运动或尿路感染,祛除诱因后尿蛋白一般会转阴。
那么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尿蛋白呢?从中医角度来讲,尿蛋白的产生无非虚实两大原因。实证多见于下焦膀胱湿热,表现为尿液混浊、色深如茶、尿中泡沫多,或伴有尿频、尿痛、尿血。尿检查结果一般为尿白细胞阳性,尿蛋白+(2-3),尿潜血+(2-3),女性可伴有鳞状上皮细胞增多。此类患者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常用中药有粉萆薢、萹蓄、黄柏、车前子等。必要时需要配以抗生素抗感染。
尿蛋白虚证,可从脾肾两虚来理解。蛋白为人体精微物质,由中焦脾胃运化而成。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者相互滋生。脾虚则健运失司,水谷不能运化,则形成水湿,清浊不分,精微物质流失。肾藏精,肾虚则气化无权,封藏失司,以致精微下泄。故尿蛋白患者的总的治疗原则为健脾补肾。然而临床中病人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复杂的。中医讲五脏五行,各脏腑之间的功能失常往往相互影响。故其他脏腑的功能失常也会影响脾肾,同时可兼夹各种邪实。所以临床中的尿蛋白患者往往为虚实夹杂,治疗应在健脾补肾基础上,以辨证不同,采用不同的兼症治疗。
基础治疗:健脾补肾。脾肾气虚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仅仅是尿蛋白阳性,治疗上以健脾固肾为主,药物有补骨脂、金樱子等。偏于脾虚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上述药物。偏于肾虚者,肾阴不足可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肾阳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
若湿邪明显,则采用祛风胜湿法。风药能健脾升阳,对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虚湿盛者,往往效果良好。常用中药有羌活、防风、苍术等。
诸多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大量激素应用可使人体升降出入紊乱,气血郁滞经隧,可形成湿热或热毒,表现为合并感染,如丹毒、痤疮。而感染的发生,对尿蛋白的产生无非是雪上加霜。故对于此类患者治疗上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药为黄连、黄芩、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存在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容易感染、血液高凝状态等特点。从中医来讲,病久及络、入血是患者形成血瘀证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血瘀证也是病情加重及反复不愈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故应用活血化瘀药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必不可少的。活血化瘀药既能改善瘀血障碍,又能调节免疫功能。在治疗尿蛋白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常用中药有当归、川芎、赤芍、红花、丹参等。除上述一般活血化瘀药外,应用虫类药是治疗顽固性尿蛋白的必选中药,如蝉蜕、僵蚕、地龙等。应用活血化瘀药须注意顾护正气,尤其应用虫类药一定药配伍益气养阴扶正之品,如黄芪、太子参等。
以上为中医治疗尿蛋白的常见方法。本人建议,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尤其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往往效果明显,而且可明显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对于继发性肾脏疾病,以治疗原发疾病为基础,若配合中药,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呼吁患者发现尿蛋白阳性,请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编辑:张玉良校对:井维娜时双庆往期回顾
将专家和中层干部带到精准扶贫一线去——医院将扶贫与中层干部教育有机结合,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及党医院,安全意识入心间——医院举办应急安全知识培训医院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演练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是开始----康复医学科与骨科开展现场交流之二手外伤功能康复▼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