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上讲故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看看这篇Na

白癜风好治吗 http://pf.39.net/bdfyy/

本文作者:成楚旸,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弟子来源:知乎

"fromeverybodyknowstonobodyknows",这里面这个everybody也是有讲究的,比如你的文章要投science/nature,那这个everybody可能就得是所有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因为读者群很大;如果是投JACS,那就站在整个化学学科来说就可以了,而如果是JOC或者OL,那上来背景就直接定位到某一类有机反应或者某类有机物的合成就可以了。所以我一直认为写文章最好是先确定好目标杂志,了解这个杂志的定位和受众,再构思下笔写,一上来就一股脑堆数据写完再想投哪儿再改不太可取。

信仰充值完毕,我回来填坑了。

我肢解了一篇我自己的文章来做例子(原文:Anartificialmolecularpump: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PublishingGroup),这篇文章最初是按照投ScienceReport的标准写的,所以在可读性上下了不少功夫,后来被拒了又按照NatureNanotechnologyArticle的标准加了一些细节讨论和引文。

下面我一条条来分析。

首先标题是大门,要抓住全文精髓。上周Nature上有篇新闻说标题越短的文章越容易被高引,虽然相关性看起来并不是很高。。。(Paperswithshortertitlesgetmorecitations:NatureNewsComment)不过我确实喜欢短标题文章,感觉比较惊艳,比较吸引人。

简介非常重要,大多数文章看到感兴趣的标题后再扫下Abstract,被相关内容吸引了才会继续读下去,务必要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主要内容,Abstract一般我是全文完成了再写的,所以等下再说。

进入Introduction,也就是需要讲故事的部分。这篇文章Introduction分了三段,第一段是generalbackground,也就是写给everybody看的。这里我以中学生物中就学过的细胞的主动运输为切入点(最初我甚至还自己绘了一张对比细胞的主动运输和我设计的人工主动运输的图,被编辑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随意一本生物教科书都有的图”为由勒令删掉了),说主动运输是新陈代谢中很重要的过程啊,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输运蛋白,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泵一样通过利用生物体里的能量保持了膜间离子浓度差。然后又举了一些小例子,让你觉得这肯定是篇生物paper了是不是。。。其实我做的东西和这些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第二段话锋一转(其实是我编不下去了),进入specificbackground,和本文课题更直接相关的背景。说自然界这些有意思的现象一直就是科学家的灵感来源啊,我们一直想用人工合成的体系来模拟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这些精巧的分子机器,比如那谁谁谁做的啥啥啥等等(此处引用一些比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能和我老板谈笑风生的大牛的paper),然后又说,虽然他们做得很厉害啊,但是(一定要有但是!),好像这种能模拟输运蛋白的分子泵还没什么人搞啊,于是啊,我们这篇文章就来搞它一搞。

如果说之前的第一段是个引子,那这第二段才是干货开始,如果这是篇JACS的话从第二段开始就可以了,简要的概述了领域的当前状况,其中有什么不足,我做的工作重要性在哪儿,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大多数文章的引用都集中在这个部分,比如本文47个引文有29个都在这一段。然后第三段就开始配图转入我做的东西了。

过渡之后用了几乎一整页加一幅几乎占了另外一整页的图来详细的解释我们的idea。这部分就写到nobodyknows了,要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表述清楚。我为什么这么设计,基于怎样的基础,预期得到怎样的结果。插一句,在为什么用这样的分子结构那里只有一句话“...wasestablishedafterextensiv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pf/9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