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苗的5大热点问题

周琼琼博士

美国化学文摘社

信息科学家

最新有关于COVID-19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报道给正在疫情中挣扎的人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辉瑞和BioNTech公司研制的一款mRNA疫苗刚刚在美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并已在英国和加拿大获得授权,紧随其后还有许多其他候选疫苗。然而,随着多款疫苗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向公众提供,人们虽然看到了希望,但肯定有许多疑问存于心中。在此,我特用这篇文章回答一些有关当前COVID候选疫苗的常见科学问题,并为您提供获取更多其他信息的关键资源。我期望大家能够共同分享这些经过科学审查的准确信息来源,以确保公众能够就疫苗接种做出明智的决定。

目前在研的COVID-19疫苗有哪些主要种类?

利用不同的疫苗研发平台,全球已经有款候选疫苗正在开发中。所有疫苗的工作原理都是给人体提供一种结构与致病病原体相似的较弱或非致病病原体(或抗原),这样人类免疫系统就可以被训练成能够识别特定病原体,并在遇到实际病原体时对其作出有效反应。然而,不同的疫苗因其使用的抗原,以及如何引入抗原来启动我们身体的免疫反应方面却有所不同。

mRNA疫苗是疫苗研究领域中较新的疫苗种类。然而,这项技术在新冠流行之前,已经在寨卡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疫苗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辉瑞/BioNtech的疫苗(BNTb2)和莫德纳的候选疫苗(mRNA-)都是mRNA疫苗,目前还有20多款其他mRNACOVID-19候选疫苗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

与直接将免疫触发抗原送入人体不同,mRNA疫苗传递的是一段含有遗传密码的mRNA,我们的细胞可以用它来制造抗原。mRNA是一种脆弱的生物分子,在常温下或酶的作用下很容易降解。因此,必须在极低的温度下储存这些疫苗。这些疫苗制剂中的mRNA还被包裹在脂质纳米粒中,以保持其稳定性,并有助于将mRNA输送到人体细胞中。(有关mRNA疫苗的更多详细信息,请阅读我们近期的文章。)

非复制性病毒载体疫苗使用非致病性病毒作为载体,携带表达致病病毒抗原蛋白的基因指令,然而这种载体病毒已经过基因改造,无法在我们体内复制。使用这种疫苗技术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埃博拉病毒疫苗(最近在欧盟获得紧急使用许可)。目前约有30款这种候选疫苗正在开发中,包括阿斯利康/牛津(AZD)和杨森(Ad26COVS1)的领先候选疫苗。这种疫苗方法具有生产能力高、成本低、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对温度要求较宽松等优点。

蛋白质亚单位疫苗不同于mRNA疫苗和非复制病毒疫苗引入制造抗原的遗传信息,它们将触发免疫反应的抗原蛋白直接引入体内。获得许可的流感疫苗FluBlok就是使用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目前,基于蛋白质亚单位疫苗技术开发的COVID-19候选疫苗约有70款,其中10多款进入了临床试验。

灭活病毒疫苗是通过细胞培养使致病病毒生长,然后将其灭活并引入体内。最常见的流感疫苗就使用这种方法。目前约有20款COVID-19灭活病毒候选疫苗正在开发中。因为整个病毒被引入体内,这种方法适用于广泛的抗原蛋白,并且常常在免疫反应方面模拟真正的感染。然而,生产灭活病毒的生产力受限,因为其需要高生物安全水平的设施来处理活病毒。

相关阅读:了解不同疫苗之间的对比及其工作原理的更多信息。

为什么COVID-19疫苗开发速度如此之快?

传统上,疫苗从实验室到上市通常需要15年或更长时间,期间包括设计、开发、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查。因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有多款针对COVID-19的高效疫苗获得批准或接近批准,确实非同寻常。但是这种破纪录的速度并不意味着科学家们在开发或测试阶段走了什么捷径。在开发这些疫苗的过程中,没有跳过任何步骤,也没有降低监管标准。相反,研发进程得到提速是由于以下原因:

(1)自从中国科学家在今年一月初向全球研究界公开SARS-CoV-2病毒基因组序列开始,研究人员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尽管mRNA疫苗被认为是一项新技术,但其基本思路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自3年SARS爆发以来,这项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并为COVID-19疫苗的开发起到了支撑作用。

(3)COVID-19疫苗的开发从资金和监管角度得到了全球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如美国的“曲速行动”(theOperationWarpSpeed)等将这些疫苗列为优先事项,以便尽快通过监管程序,并预先规划好疫苗分发。

(4)疫情的广泛性和公众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bm/8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