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东西浑身带刺,但全身都是宝背后

这个小野果全身带刺,但全身是宝贝!

自然界的生物往往很聪明、有智慧的,有的懂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保护自己,有的懂得怎样依靠外界环境繁衍后代。比如仙人掌浑身小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蒲公英种子上的小绒毛帮自己扩散繁衍。

而这种满身是刺的小红果子,是一种野果子,外表看起来像小刺猬,一不小心就会扎手,感觉“不好惹”的样子。

不过,可别小瞧了它。实际上,它是一味上好的中药材,全身上下都是“宝贝”,叶子能治烫伤,花朵、果实和根部也都能入药,红红的果子,味酸、带甜,还可以酿酒。

人们给它起了个很动听的名字,叫金樱子。因果子含糖量高,也被当地人称“糖罐子”。据了解,金樱子在我国多个地区都能看到,不同地域对这果子的称呼也是各式各样。

冬至过后,又到了金樱子采收旺季,记者跟着上高县松树村村民们体验了一把采摘和加工。是不是很纳闷,这么多刺,怎么摘呢?是怎么加工成药材的呢?这小野果每年能产多少量,带来多少收益?既然是宝贝的中药材,能人工培育、加大产量吗?......待我来一一为你解答。

摘个野果儿怎么还“全副武装”上了?

由于外表遍布小刺,采集金樱子时一定得小心。这不,大家都戴好手套和帽子了,就是为防止被金樱子刺伤。看大家戴着“小红帽”甚至安全帽,是不是觉得着田园采摘也透着一分可爱呢~

但可爱归可爱,金樱子的确不好摘,不但果实有刺,就连枝杈上也有锋利的刺。摘的过程稍不注意,就容易被划伤。经常还有够不到的地方,村民便用树杈勾住藤蔓来采。

Tips:

要是采摘时真的不小心被划伤,就立刻摘下金樱子的叶子,放嘴里嚼碎,敷在伤口处,能缓解出血。

今年的首次采收,每亩就可以收获鲜金樱子多斤。5年后,这里的产量将达到峰值,每亩能产鲜金樱子近斤。

路边的野果不要摘

为什么冬至过后是采收旺季呢?因为在江西,气候偏暖,只有冬至以后,果实才会慢慢转红,转红的果子做药材,质量才比较好。所以说,采收时间,是决定金樱子药用含量的关键。

那么,到了时间,什么样的果子能摘呢?

采摘时候,要摘“红果子”。一半黑一半红,甚至全黑的,是坏掉的果子,可是不能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摘的时候,也尽可能不伤到侧枝,直接从柄上掰断,并且采摘后,还要给金樱子修剪枯枝,以便提高来年金樱子的挂果率。

“烘干”“滚筒干洗”......这是什么操作?

满身是刺的金樱子,怎么做成药材的呢?说到这儿可就有意思了,先来听听这几道工序——“烘干”“滚筒干洗”“色选”“净制”,听到这是不是就已经有点好奇了,怎么一个小野果儿还能烘干、干洗呢?还真就这么回事儿!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采收上来的金樱子,被统一送到合作社的粗加工基地,进行干燥、筛选。

加工金樱子共分几步?答:......往下看↓

第一步:烘干

这长长的机器就是烘干机,有18米长,一次就可烘干近4吨的鲜金樱子。温度50度,烘干48小时,2公斤鲜金樱子能出1公斤金樱子干品。

等等,这都开始加工了,不去刺吗??

当然要。接下来就是神奇的“滚筒干洗”环节,刺和杂质就一并去除啦。

第二步:滚筒干洗

原谅小编听到“滚筒干洗”脑洞跑偏。

咳咳,这可是重要环节,能把烘干后的金樱子除刺、除杂质。

不得不说这设备很“能干”——一台设备每天可以加工15吨金樱子。而在之前,这里的8位筛选工人,每天最多加工6吨金樱子。

不光这一环节有效运用了先进设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今年,这里投资近万元的人工智能色选设备,也让中药材的筛选步入了智能时代。

第三、四步:色选、净制

通过“色选”“净制”两道工序,完成对药材形状、颜色的区分,去除原中药材的非药用部分和杂质,筛选出最佳的药用部分,达到净药材质量标准。

设备技术固然重要,而大家最关心的往往还是中药材的质量,金樱子也不例外。这里的负责人要经常请专家来“会诊”,待专家按照国家药典标准进行检测后,才能成为中药制剂的原料药。

年,这里创造产值1亿多元,帮助当地近户村民脱贫致富。

来源

央视财经

(六安新闻网







































治白癜风的药方
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bm/4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