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野果知多少

泡儿。学名:树莓,蔷薇科,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五月红、草杨梅、梦果子。夏秋时,依山的田梗很多,味酸甜。

刺泡儿。学名:悬钩子,别名:覆盆子、刺泡、托盘。落叶灌木、生在向阳山坡、路边、林边及灌丛中,不适合在水充足的地方。一般4月就开始有吃,一直到11月份,最旺期是5,6月份。果实为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酸酸甜甜,红色的是熟了,可以吃,有青色的(没有成熟,不能吃有点苦),黄色的(半成熟)。全身都是长着刺,摘的时候要小心。其实更好吃的应该是黑红的那种熟透了。蛇泡儿。这个跟茅莓很像,出现季节也一样,但不能吃,是蛇喜欢吃的果实,要特别注意。

高树泡儿。学名:山莓。跟玫瑰一样,浑身都是刺,味道比较甜,个头也大,比泡儿更有味道。猪屎泡儿。学名:桑椹,别名:桑实、乌椹、文武实、黑椹、桑枣、桑椹子。落叶乔木,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花期4月;果熟5-7月。桑椹没有成熟之前是青色的,又苦又涩,颜色越深,就越甜,由红变紫,最后变黑,本品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形状像毛毛虫。成熟的桑椹富含果汁,香甜可口,千万不要只顾着吃,让汁水弄到衣服上了,那可是超级难洗的。酸酸甜甜、止渴解毒、润肺通便,补血养颜。主治:口渴烦热,消渴,解酒毒,久咳,习惯性的便秘。乌皮子。学名:地稔,别名:铺地锦、野落茄、地石榴、山地稔、地茄子。披散或匍匐于地面的一种半灌木,生于海拔米以下的山坡地表和疏林下,喜生于酸性土壤中,耐旱、耐瘠,在全日照或半荫性条件下生长良好,具一定程度的耐践踏性。花粉红色(花开满地的时候就像一匹锦缎,因此又叫“铺地锦”),直径3厘米,花后结果卵球形,熟时紫黑色(味清甜)。花期4-11月,果期6月以后。吃了会把舌头染成紫色,山上的路边到处都有,味道一般,黑色的为成熟的。南丰子。学名:乌饭。俗称:味些呀、十月乌子。秋季成熟,味甜,酸酸甜甜的滋味。长于山上的杂柴之间。

茄儿子。学名:桃金娘,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乌肚子。花期5-7月、果期7-9月,初秋,是岗稔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岗稔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而岗稔半生熟的时候不能多吃,否则会大便困难。

结儿。学名:枳椇,又名:枳具子、鸡爪梨、鸡距子、拐枣、万字果、鸡脚爪、鸡爪梨、桔纽子、鸡爪树、金钩子、甜半夜。枳椇树,落叶乔木,它喜欢阳光,多生长在海拔米以下的沟谷、溪边、路旁或较潮湿的山坡丘陵。常与其它常绿、落叶阔叶树种混生果柄成熟时黄褐色或棕褐、紫红色,膨大呈肉质状,扭曲不规则棒状,有分枝,形似鸡爪。拐枣“果实”在“霜降”前后成熟,其味甘甜而略带涩,经霜之后,涩味尽去,其味尤其甘美。枳椇其味甘美,生于高大乔木之上,采摘不易。 土话“菏栗”。学名:板栗。小时候家旁边的山坡有一棵高大的菏栗树,还有一棵梨树,后来舅舅家在那个地方建房子,树就没有了,太可惜了。特别喜欢生吃白色皮的菏栗。毛栗。跟板栗一样,外壳也一样,只是比板栗小。小时候在大拇指上戴一个专门缝制的皮护具去采摘。勾栗。果实竖圆的,一般比毛栗大。酸乌梗。不知道学名叫什么,长在山上的水沟里的,嚼它茎里面的汁,酸酸的。小学逃课去折这东西带回教室,被老师用这玩意痛打了一顿。

毛渣。野山渣。

栀子果。栀子果是一味中药,很香,而且可以做菜。我摘带回家过,不过都没敢吃。

野柿儿。摘下来放米里面沤几天再吃。

禾扒子。野葡萄,提子的始祖。杨头蔓。这个我印象中记不起来了。

毛扣梨儿。野生的弥猴桃。在外婆家上坡的一个山沟里,好多好多的毛扣梨儿,成了我们小时候的一处乐园。

扣子梨儿。俗称狗屎梨。秋季成熟,如果能在树上摘到成熟的,味道相当不错,不过不太容易,一般没熟就被摘去浸泡了。扣子梨儿和毛扣梨儿虽一字只差,却完全不同。

桃儿。学名毛桃。王横壳。学名:金樱子。有刺,需用刀先刮掉外面的刺,在咬开吃,秋季成熟,味甜。这个可以泡酒,吃了对身体很好。

笋仔。小笋炒肉,酸小笋炒肉,那都是绝顶美味啊。因为是直接从长出不久的小竹芽中抽出来,所以称为抽笋仔。

蕨儿。学名: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煮熟做菜,很好吃。

映红花。红色映山红的花瓣摘下来,在双手之间拍拍,即可食用。花芯不能食用,只吃花瓣。

茶片。茶树春天发芽时长的一种肥厚叶片,茶片成熟后会退出一层皮,这样的茶片才最甜蜜。

隆耳朵。又名茶包、茶耳。小时候常常去山上采的。斗机草。学名:酢浆草,别名: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铜锤草、酸母。多年生草本,喜光,在露地全光下和树荫下均能生长,常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掌状复叶,似心形,三片对生,花期从4-11月(叶和花都可以吃,味酸),果期5-9月。酢浆草的根茎有点像白萝卜(超级小萝卜),味清甜,十分可口。一般的酢浆草只有三片小叶,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片小叶个体,称为“幸运草”,传说如果谁找到四叶的幸运草就能许愿使愿望成真。梨头草。学名:扛板归,别名:刺犁头、老虎利、贯叶蓼、犁壁刺、退血草、蛇不过、蛇倒退。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草药:以前有个人上山的时候被毒蛇咬了,躺在地上快死了,同伴们回村子去拿门板,准备把他抬回去。回来的时候发现,留下来守着他的人把一种草药斩碎了涂在伤口上,他竟然就好了,就让他自己把门板扛回去了。所以这种植物就叫做“扛板归”。南方广为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或荒地间,花期6~8月,果期9~10月,叶子互生,叶片呈三角盾牌形,叶柄、茎具有逆刺(痛痛),果实为球形浆果,成熟后会成蓝黑色。叶子和果皮可以吃,味道酸酸,把叶子揉烂还可消炎,治无名肿毒。

土话“舍捏”。学名:艾叶,又名:冰台、灸草、黄草、甜艾、草蓬。它是一种很好的药草,用它晒干后放鸡蛋煮汤,吃了对女孩子特好,不过汤比较苦,一般人都不太爱喝。土话“舍捏糍”。在农村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会有的,蒸熟后蘸着糖吃。

牛冬瓜。学名:五叶木通,又名:乌栏扒、牛哈卵、娜丁瓜。果实呈椭圆形或肾形,果肉细腻,多籽,没成熟果实表皮青色,成熟果实果皮呈黄色或黄褐色,表面光滑。摘回来还没成熟的青果可放在大米里闷熟、或者糠中里闷熟。

菝葜果实。别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金刚骨、山梨儿。味涩微甜,不太入口,夏秋有。

青冈子。这个不好吃,但很好玩。据说要煮熟了才能吃,可也一定毒素,不过我没有吃。

赞赏

长按







































甘露聚糖肽说明书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bm/3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