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教授关于伤寒论太阴病证治与泄泻

伤寒论太阴病证治与泄泻证治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的太阴病证治

一、太阴病病位与成因

病位:脾脏、脾经、四肢(手太阴肺的病变属太阳病,麻黄汤、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杏石甘汤都治喘,都在太阳病篇,因为肺主皮毛,肺是凹陷在体内的皮肤。)

太阴病成因:

(1)脾阳素虚,外寒直中,正虚为主。(2)外感寒湿,内伤生冷,邪盛伤阳

(3)太阳、阳明误治或少阳失治,邪传太阴经、脏。(4)外邪侵袭四肢末梢。

二、有关太阴的生理

(1)脾(脾的命名,和解剖学脾的区别,脾与胃相表里,两者以膜相连)主运化,主升清,主肌肉,主大腹,主四肢。经脉相互络属,纳化相因,升降相依,燥湿相济。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

(2)经脉,从足至腹,由于经脉行于腹部,故脾主大腹。络胃属脾,沟通了脾和胃的表里关系。

三、太阴病的证候和治疗

1、太阴脾脏虚寒证

脾阳、脾气虚,运化失职,升降紊乱,邪犯太阴,寒湿留滞,则形成太阴脏虚寒证,是太阴病的主要证候。是正虚为主的太阴病。(正虚和邪盛的区别)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①升降紊乱(吐,食不下,自利益甚)、②气机壅滞(腹满时痛,喜温喜按。虚寒证局部毛细血管收缩,供血减少,代谢迟缓,产热降低)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①排除热证的下利。②自利而渴属少阴)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加减法中有附子理中汤……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桂枝汤服热粥助药力以外散。理中汤服热粥助药力以内温。三物白散(桔梗巴豆贝母治疗寒实结胸)服后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十枣汤服后,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2、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

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是太阴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气血失和的证候。气不利则满,血不和则痛,故以腹满、腹痛为主证。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3、太阴表证

太阴主四肢,所谓太阴表证,是指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在《伤寒论》中也叫太阴中风.有人说,太阴属阴属里,哪有什么表证?其实表里是相对的。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桂枝加芍药汤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

基础方:白芍30~40克桂枝10~20克生姜10-15克炙甘草10克。

陈旧性疼痛久病入络,加丹参30克,制元胡10~20克,生牡蛎30克。

腰以上疼痛,加鸡血藤30克;颈部疼痛,加葛根20克;下肢疼痛,加桑枝30克,川牛膝12克。

凡舌质淡、暗皆可以使用,舌上有瘀斑更适合,如果舌红,可加胡黄连10克。

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配合白虎汤。

4、太阴湿盛发黄证、自愈证和太阴外薄阳明证

这是邪盛为主的太阴病。不是正虚为主。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泄泻证治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西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均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1、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常伴有腹痛、肠鸣、食减等

2、急性暴泻,起病急骤,病程短。大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有毒食物,或冒雨、腹部受凉的病史。

3、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每因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或进食过多,或起居失宜等有关。

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脾肾虚弱等。其病机主要为脾虚湿胜。肝与肾亦与泄泻有关,但均在脾虚的基础上发生。临床辨证首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本病治疗应运脾化湿为主要原则,实证当祛湿为主,虚证则着重补虚扶正。

一、寒湿型:泄泻清稀如水,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风寒表证。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1、主方:藿香正气散(《局方》)加减

藿香12克,苏叶10克,白芷9克,厚朴10克,大腹皮9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若湿邪偏重,加苍术12克、薏苡仁20克、泽泻12克

2、中成药

(1)藿香正气丸,每次1瓶,每日3次。

(2)腹可安,每次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水泻速效茶(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处方:粳米、绿茶、干姜、食盐各14克,用开水毫升冲焗,待温后取上清液服。每日3次。

二、湿热型: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1、主方:葛根芩连汤(《伤寒论》)加减

葛根20克,黄芩12克,黄连10克,金银花15克,茯苓12克,绵茵陈15克,藿香12克,车前子15克,木香6克(后下),火炭母20克(马齿苋代替),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黄连素片,每次2片,每日3次。

(2)穿心莲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凤尾火炭母合剂(刘国普验方)处方:凤尾草、火炭母各30克,水煎服。

三、伤食型: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1、主方: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山楂15克,神曲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6克,连翘12克,布渣叶15克,麦芽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保济丸,每次1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山楂肉焙干研末冲服,每服9克,日3次

四、肝郁型:泄泻发作与情绪有关,脘胁胀闷,嗳气食少,腹痛肠鸣,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1、主方: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加减:白芍15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陈皮6克,茯苓12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逍遥丸,每次10~15克,每日3次。

脾虚型: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食少脘胀,面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胃。

[方药]1、主方:参苓白术散(《局方》):党参18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山药15克,扁豆12克,陈皮6克,砂仁6克(后下),薏苡仁15克,鸡内金10克,黄芪12克,神曲10克,炙甘草6克。

2、中成药:香砂六君丸,每次6克,日3次。

3、验方:秦艽萆薢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秦艽、萆薢、党参、补骨脂各12克,茯苓、焦白术、地骨皮各10克,砂仁3克。水煎服。

五、脾虚型: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食少脘胀,面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胃。

[方药]1、主方:参苓白术散(《局方》):党参18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山药15克,扁豆12克,陈皮6克,砂仁6克(后下),薏苡仁15克,鸡内金10克,黄芪12克,神曲10克,炙甘草6克。

2、中成药:香砂六君丸,每次6克,日3次。

3、验方:秦艽萆薢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秦艽、萆薢、党参、补骨脂各12克,茯苓、焦白术、地骨皮各10克,砂仁3克。水煎服。

六、肾虚型:黎明之前腹痛,肠鸣腹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腿酸软。舌淡,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1、主方:四神丸(薛内斋《内科摘要》)加味:补骨脂12,吴茱萸10,肉豆蔻6,五味子6,熟附子10,炮姜9,党参15,白术12,炙甘草6。水煎服

2、中成药:补脾益肠丸,每服6克,日3次。

3、验方:温固散(《秘方大全》):煨肉豆蔻60,炒五味子60,煨木香12,诃子肉12,炒吴茱萸15,共研细末混和。每次6克,每日2次。

其它

1、针灸疗法

1)针刺上巨虚、天枢、足三里,用于急性泄泻。

双天枢加气海,名脐三针,针刺治疗急性泄泻。

2)艾灸上脘、天枢、关元、足三里,适用于慢性泄泻。可以隔姜灸。

2、饮食疗法

1)姜茶饮:干姜9克,绿茶3克,开水冲泡15分钟,代茶频饮。适用于寒湿型。(建议用红茶)

2)马齿苋绿豆汤:马齿苋60克,绿豆30克,水煎服。适用于湿热型。

3)莱菔陈皮粥:炒莱菔子(研末)10克,陈皮6克,大米克,同煮粥服食。适用于伤食型。

4)香砂葛粉糊:砂仁、木香各1克(研末),葛粉30克,白糖适量煮糊服。适用于肝郁型。

5)炒扁豆山药粥:炒扁豆、淮山药各30克,大米克,共煮粥服。适用于脾虚型。

6)金樱子粥:金樱子30克,大米60克,共煮粥服食。适用于肾虚型。

3、预防调护

1)饮食清洁,清淡易消化,不暴饮暴食。2)情绪稳定,淡定愉悦。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近期郝万山教授开课时间、地点及授课内容:10月10日—11日湖南长沙《太阳病症治》10月17日—18日浙江温州《舒达少阳治百病》10月24日—25日山东济南《阳明病症治》《少阴病症治》10月30日—11月1日广西南宁《舒达少阳治百病》11月7日—8日四川成都《伤寒论厥阴病篇概要》《咳嗽症治》欢迎广大名医提前预约报名,北芪科技制药恭候您的到来!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yx/6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