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预防注射证还原战争的残酷

本报读者整理家人遗物发现志愿军部队反细菌战有力佐证

一张预防注射证还原战争的残酷

本报讯(记者付殿贵通讯员陆志坚)本报读者、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街居民陆先生昨日给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了他最新发现的父亲遗物、中国人民志愿军预防注射证的故事。他说“:预防注射证是志愿军部队反细菌战斗争的有力佐证。”陆先生的父亲陆宝忠是一名转业军人,年曾参加朝鲜战争。

最近老人因病过世,家人在整理陆宝忠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盖有大红公章的预防注射证。“我好奇地翻看预防注射证的内容,发现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发动的细菌战有关。二战结束后,日本七三一部队的骨干分子为美国所用,他们在朝鲜战场接连失利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发动细菌战,把带有病毒的老鼠和小动物投放到朝鲜和我国东北边境地区。这是我从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军事史研究生潘前芝的文章《东京审判,为何不见部队的身影?》中获知的,今天看到预防注射证的内容,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目。”陆先生说。

防疫工作是反细菌战工作的重心。记者看到这张已经泛黄的预防注射证上盖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第三大队之印”公章,号码,部别九三部三大队,姓名陆宝忠,落款是后勤卫生部制。打开扉页是使用注意事项:每种疫苗注射后随时填写盖章;每种疫苗注射后,如有合并症者应记载备考栏内;本证不得涂改和遗失;随身携带不得借与他人;遵守检疫规则通过检疫站持证受验;封面盖公章。

后面详细记载了霍乱疫苗、五联疫苗、鼠疫疫苗、斑疹伤寒疫苗、牛痘苗等疫苗的注射次数日期、剂量、反应,所有接种均有医生盖章生效。在预防注射证的尾页上,印制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反细菌战个人卫生守约共十条“:我发现敌人飞机或特务撒虫放毒马上报告;我自己或同志有病不论轻重马上报告;我的口罩要清洁常烫洗,不借用,不反戴;我努力捕鼠、灭蚤、杀蝇蚊等毒虫;我保证大便后马上盖好埋好;我保证饭前烫碗筷和洗手;我绝对不喝生水,也不吃生凉饭菜;我不吃也不用手碰飞机撒下的和可疑的东西;我穿袜子束紧裤脚,不让跳蚤进去和虫咬;我定期洗澡灭虫,撒用杀虫药粉。”陆先生表示,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指战员,不但粉碎了敌人一次次炮火的进攻,同时以高度的警惕性识破了敌人细菌战的阴谋,打赢了这场战争。据人民网《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历史考察(上)》显示,年初,中朝政府先后发表声明,谴责美国违背《日内瓦公约》,秘密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细菌战,企图造成疫病流行残害中朝军民,削弱中国和朝鲜的作战力量。中朝方面的这一控诉震惊了世界,美国政府矢口否认。

陆先生说,一张60多年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预防注射证是那段历史的见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老一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要加倍珍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bm/8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