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最美的本草芡实与金樱子

水陆二仙丹——芡实和金樱子

作者:楚林

编辑:温同学

樊小竹是我的小学同学,也是邻居,隔一道墙,垫两个小板凳就能从我家小院翻到他家小院。名如其人,樊小竹从小就瘦,胳膊和腿又细又长,像初生营养不良的竹竿。名字是他爷爷起的,本义自然是想让他活出竹的精气神。她母亲为此经常抱怨。

最让她母亲头痛的还不是名字,是尿床。只要有太阳的天气,他们家院子就会“放电影”,电影自然全是樊小竹夜里画下的地图。因此,被我们起了个外号“地图册”。

樊小竹母亲和我母亲最要好。一见他母亲晒被子,我母亲说:“又尿了?”他母亲就皱着眉头说:“不是啥,这孩子,没个头!”

“再弄点药试试。”

“猪尿泡蒸米饭、茴香炒猪肚、韭菜根、狗肉汤该吃的都吃过了。这不,刚找毕瞎子看过,说是脾肾虚,要针灸,还给了一大瓶什么“仙丹”正在吃。”毕瞎子是我们队里的赤脚医生。

于是,每天一到午饭或晚饭后,就看见他在前面跑,他母亲在后面追,不是追着让他去针灸就是追着让他喝药。

“仙丹”好象很神。没多久,尿床竟然真的好了。再后来,他母亲又开始晒被子,则是在他升初中后。她母亲悄悄的对我母亲说:“这次不是尿床,好象是在发育,有腥味。”我母亲也小声说:“那是梦遗,如果次数多,也要喝点药。我们老大小时候也有过。”老大指的是我大哥。她母亲又小声说:“问过毕瞎子,还要喝点那个“仙丹”。

看着两个大人神神秘秘的样子,我对“仙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记忆深刻。

后来,学医学到“水陆二仙丹”一节,见书中写到:“本方出自《洪氏经验集》,由芡实末、金樱子膏制为小丸,盐汤送服。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恍然大悟。原来毕瞎子的“仙丹”就是从这走来。

芡实和金樱子又是何方圣物,竟能叫水陆二仙?

(芡实)

细究起来,真是让人失望。芡实原来就是母亲厨房里经常用来勾芡的“芡”,金樱子就是后山上有点甜,带小刺的“倒挂金钩”又叫“山鸡头子”的野果子。

这两个应该是被父母放送在两个地方养大的孪生姐妹吧?

一个变成水塘的睡莲,一个变成陆地的蔷薇,一个生长在南方温柔的水乡,一个成长在荒野乱石之山坡。就这样互不相干,不着边际的两个,跋山涉水,不辞劳苦,跌跌撞撞的就奔向一个小丸子里,不是姐妹会这么恋家?

若是论名气,芡实可比金樱子有名的多。芡实是苏州有名的美女。“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鸡头就是新鲜的芡实,晶莹、粉嫩、半透明、软糯有弹性,还有沁人清香,以苏州葑门黄天荡出产的为最优。用来做汤,汤清见底,香甜软糯,好吃又补身,没人不喜欢。七八月份,吴农肩荷小担上市,街头巷尾都是吴侬软语叫卖声:“阿要南——荡——鸡头——嗯——”。悠扬如歌的呼唤不知留驻了多少老苏州人的记忆。

有点风雅的苏州人都知道,说芡实是鸡头米,源于一个香艳的典故。据说,一日杨贵妃出浴,对镜匀面,衣衫褪落,微露玉乳,玄宗扪之曰:“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在旁对曰:“滑腻初凝塞上酥”。龌龊安禄山和风流唐明皇的想象力在情场上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别看芡实传说的这么香艳,事实可不是这样。芡实含蓄、贞静、保守的近乎偏执。三月,芡实的叶子浮出,碧绿、清幽、圆润,如荷叶一日比一日宽大,可她就是不肯走出水面,和荷叶一样婷婷玉立。她学睡莲,懒懒地躺在水面。可长着长着,又变了,叶面全是皱褶。原本宽大飘逸的绿裙子被她放在箱底压的皱巴巴的才拿出来穿上。看的人心里着急,恨不得扯下来给熨烫妥贴。可任谁也不敢扯,因为那皱巴巴的衣衫上还长满了刺,毛绒绒的,完全不给人亲近的机会。

(芡实)

五六月份,终于藏不住,紫色的小花朵冷不丁的就从水面上冒了出来,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映得池塘一下子就变得摇曳多姿。就是花苞包得严实,开得也内敛,似乎攒足了劲,却怎么也赶不上一朵莲花那么大那么招摇。还好花儿一瓣一瓣来的精致,小家碧玉般的玲珑,刚开时羞涩的象鸡喙,开全后就很漂亮,象收藏版的紫莲花。

别看花儿又小又漂亮,想采一朵可不那么容易,因为花苞上也是刺,浆果成熟后更是。采芡实得有专门的工具,剥皮也是,要小心的操作,不然就会带来阵阵尖叫。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来之不易,看到一粒粒珍珠样的芡实后才会更加惊喜和珍惜。

(芡实)

芡实味道甘甜微涩,可做美味的汤、菜和糕点,更多的是药用。《本草纲目》曰:“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当芡实羞答答的在水塘里开花的时候,山坡上的金樱子则象个假小子,正躺在泥土里大大咧咧的睡大觉。睡觉归睡觉,她发芽、开花、结果一样也没拉下。发芽时象个没梳头的野丫头,树枝和树叶长得凌乱,一大丛一大丛的这儿一簇那儿一簇。花开得倒不马虎,五个花瓣,纯粹的白色,在一大片绿中特别清澈明亮。果就不行了,全是花托发育成的假果,坚硬,金黄色,长不大,象鸡头,又象盛酒的金罂,故叫“金樱子”。

(金樱子)

除了果实都象鸡头外,有一点金樱子和芡实最相似,那就是浑身是刺。花不能采,果也不能轻易摘,稍有不慎就会被“倒挂金钩”。这可能就是她们家丫头的独特个性。

新鲜的金樱子也很甜,象蜂糖罐子,可生吃,可泡酒。可惜因为是假果,砸开后没有芡实那样一粒粒珍珠样的饱满。幸好药用价值依旧。《本草纲目》上写到:“金樱子,主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

(金樱子)

一个娇嫩,一个结实。一个细腻,一个粗犷。一个益精,一个涩精。这两姐妹配合的真是天衣无缝。

不知道宋代的洪遵老先生当初是怎么让她们姐妹俩重逢,经历了什么样的曲折。这和许多失传的秘方一样,也成了千古之秘。

前几天同学聚会,又遇樊小竹。喝酒时都打趣:“小竹同学,你少喝点,不然回家又是一副世界地图。”小竹早成了大竹,又高大又结实,全无一丝羞涩,回道:“会画地图的才聪明,看人家莫言,就是因为小时候经常画地图。”

好象还真是这样。樊小竹也聪明的很。现在是我们这儿一所重点初中的校长,管着几千号师生,成天脸红红的,脖子挺得高高的,象一只时刻准备打鸣的雄公鸡。

本文摘自《遇见最美的本草》一书。

作者简介:楚林,本名周世菊,生于汉水之滨的古城襄阳。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院医生,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专栏作家。爱本草,爱自然,爱文学,爱生活。有大量文字散见于《北方文学》《本草生活》等报刊。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gzia.com/jzbm/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